临床丨多学科联合显神通,全腔镜下食管癌根

患者陈大爷今年60岁,近半年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起初只有进食米饭时有困难,配合喝水可以继续进食,后来逐渐加重,连进食粥和面条时也会出现吞咽困难。长期的进食困难使得陈大爷日渐消瘦,为了查明病因,医院接受胃镜检查,提示食管内肿瘤,位于食管下端,接近胃入口处,并且占据了大部分管腔,就像水管被堵住了一般,导致食物无法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食管下段恶性肿瘤。

按照传统该患者将选择以下术式之一:左后外侧开胸切口或右后外侧开胸+腹正中切口开腹(两切口,即传统Ivor-Lewis术)或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创伤大且恢复慢。但对于此类食管下段癌的患者,如选择全腔镜下Ivor-Lewis手术,可免除颈部及腹部的大切口,仅在胸部、腹部打数个0.5至1厘米的小孔和一个3cm的胸部小切口,即可完成游离、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医院肝胆胰外科与心胸外科联合,自主完成了1例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全腔镜下Ivor-Lewis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微创治疗食管癌方面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食管下段癌对腹腔淋巴结的清扫不可忽视,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俞世安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胃部游离和腹腔淋巴结系统清扫。随之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陆允平团队完成了胸部肿瘤游离、系统的胸部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总出血量不到ml。

术后经心胸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陈大爷经过10余天的恢复,可以进食粥和面条等主食,也可以进食小块的肉类和蔬菜,可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待进一步恢复以后,进食食谱基本跟普通人一样,生活质量得以保证。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外科手术是食道癌治疗的优选方式。传统手术有创伤大,恢复较慢等缺点。随着近年外科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发展,各类微创术式也在胸外科各类病种中得到应用,包括在食管癌根治术这类复杂手术中的应用。胸腹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更为重要的是对淋巴结清扫彻底,统计数据表明可明显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使有些肺功能及一般情况差的病人也能耐受手术。

医院广泛开展多学科合作,包括消化科行ESD(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手术)、心胸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内科化疗、放疗科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能针对食管癌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最佳治疗模式。基于多学科诊治的综合实力,患有食管癌的患者,不论临床分期如何,在医院都可以得到比较完善的诊治。

来源丨心胸外科

文字丨杜鎣淦

整理丨宣传统战部

编辑丨滕晔瑭

往期推荐

致敬“白衣天使”——医院举办“5.12”国际护士节纪念大会

医院更安全!医院开展全院核酸和抗体检测

金东区人民政府与医院签署城市医联体合作协议

微创更进一步,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zl/5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