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台竞技大赛靓丽风景

在奋力拼搏中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在教学相长中携手推动技能创新师生同台竞技大赛靓丽风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贺威陈奕樊杨佳俊黄晗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共吸引了名选手,参与到55个集中比赛项目的角逐中。其中有教职员工人,在校学生人。在奋力拼搏中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在教学相长中携手推动技能创新,师生同台竞技,成为此次比赛的一道靓丽风景。“和逄老师并肩战斗过,江湖上一定会留下我的传说”张祥是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的学生,逄威是他的老师,他们作为队友,一起参加了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陶瓷产品设计项目比赛。3日下午,媒体记者采访了他们。张祥说:“我是个透明人,学校很少有人认识我,一直默默无闻,第一次有人采访我,我很感动,也很感谢逄老师。”今年21岁的张祥,15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就不打算读书了,整天在家打游戏。妈妈一顿痛骂后,把他扯到了湖南陶瓷技师学院军训场。到了学校,张祥的中考分数正好够上陶瓷专业,于是陶瓷零基础的张祥就走进了陶瓷实训室。零基础怎么教?专业老师逄威不急不躁,从学生的操作习惯开始。“泥巴其实很干净,不是印象中的脏兮兮,陶艺室就应该干净整洁。”张祥记得,逄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逄威说:“干净、整洁、有条理是一个匠人最基本的素质。”这位曾经获得“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的专业老师,带着学生一项项练习美术素养、造型能力、立体成型、拉坯等基本功。“逄老师教导我们做东西要细致入微,祛除浮躁、精益求精。”张祥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这个小伙子给人的感觉总是精力充沛,没有疲惫过,而且思维活跃,修坯都能用上别人没用过的工具。”逄威慧眼识珠,把张祥选入了省赛集训队。为了不让老师失望,张祥按照逄威的要求,一遍遍地做,不断总结做得不好的地方,寻找解决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苦练的张祥开窍了,做的东西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采访中,张祥骄傲地说:“不管比赛成绩如何,和逄老师并肩战斗过,江湖上一定会留下我的传说。”7月4日,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参赛选手在进行砌筑项目竞赛。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健辜鹏博摄“成为和师傅比肩的砌筑能手”7月5日,砌筑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选手们纷纷展示“看家本领”。来自湖南工贸技师学院的张君宝、李乐思,既是师徒,也是“对手”。今年34岁的张君宝是湖南省技术能手,目前任职于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建筑装饰系,在国内诸多砌筑赛事上屡获大奖。18岁的李乐思是他第一个徒弟。“这个伢子不怯场,心理素质高,蛮好。”张君宝最看重的是李乐思的沉着、稳重,第一次参加省级规模赛事的李乐思身上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这次比赛正常发挥。”李乐思笑着告诉记者。砌筑基本功包括砌砖、抹灰、切割、勾缝和铺砂浆等手法。“只有把每一个基本功做到零误差,把握每一个分值,才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得出色。”赛前,张君宝训练严格,要求李乐思必须每一天半就出来一个作品,持续不断地磨练他的基本功。墙体是否美观、泥浆是否饱满、用灰量大不大、砖体的尺寸和精度控制得好不好……每一个要点,张君宝都倾囊相授。李乐思白天完成学业,一到休息时间就马不停蹄地琢磨砌筑技巧。在集训的3个月时间里,李乐思主动将每天8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延长至12个小时,根据师傅的指点不断加大强度,一次次推倒重来、反复请教,得到师傅的肯定才肯罢休。“师傅砌得美观,尺寸和精度控制得非常好。”比赛结束后,李乐思望着张君宝的比赛作品说道,“希望能够成为和师傅比肩的砌筑能手。”“老师有老师的思路,学生有学生的角度”移动机器人(双人赛)项目共14支队伍参赛,其中就有这样两支来自同一所高校的队伍,他们赛场上是对手,生活中是师生。殷理杰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任,有丰富的比赛经验,曾获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专业技能比赛高职高专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一等奖第一名。“比赛考察的不仅是选手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策略和心态。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取舍得分项目?如何处理突发问题?这些都很关键。”备赛期间,殷理杰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样参赛的学生殷吴波和朱凡。在殷理杰看来,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老师有老师的思路,学生有学生的角度。”根据比赛设定,移动机器人在完成回收垃圾任务前,需要在“订单区”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jb/11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