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的课堂里全面成长北京市二十一世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 http://m.39.net/pf/a_4784991.html

近期,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知行合一,在行走的课堂里全面成长——九年一贯制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被评为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项成果的取得,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年,二十一世纪学校便看到了研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年全面开启游学课程,就是现在研学旅行课程的雏形。

国内文化研学:初中生在行走的课堂里成长

红五月研学展演

研学旅行“分段走”最美课堂育全人

学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了一贯制研学旅行课程,包括“一~五年级京内主题研学”、“六~九年级国内文化研学”及“世纪名人班”特色研学旅行课程。学生在这最美的课堂中,从文化知识到视野情怀,再到实践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了最美课堂“育全人”。

一是京内主题研学,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

小学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情况下开展主题教学,研学也围绕教学主题在北京实施。研学地点主要有博物馆、科技馆系列、主题公园、历史古迹、名人故居等系列,旨在让学生体会北京生活和北京文化,注重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是国内文化研学,寻根华夏文明,塑造学生中国灵魂

学校在六~九年级实行选课走班,选择研学地点主要以中华文化、课程背景及学生兴趣为导向,在全国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多条路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条路线进行研学。学生可以游武汉线品荆楚文化,探长沙线体潇湘文化,寻河南线悟中原文化,踪西安线访汉唐文化……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十二条线路可供学生选择。

每次研学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整个活动的策划、成果展示贯穿了一个学期。每个学科的教师会精心打磨各种活动,将学科知识巧妙融合进新鲜好玩的游戏中。同学们走进祖国大好河山,从地理、历史、语文、生物、道法等方面深入了解华夏文明,从细节之中树立自己的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感。

在甲午战争博物馆前,同学们身穿制服,迎着海风,慷慨激昂地朗诵《少年中国说》,刚参观过的历史画面在胸中激荡,此情此景,令每一位游客动容。

在华山脚下,同学们收集各种灌木花草制成标本,认识到了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更有同学善于发现美,将树叶做成风景拼接画,将知识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

在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地,有同学第一次见到遥远而古朴的建筑,体会底蕴深厚的晋商文化,情不自禁地用钢笔画下一步一景的风土人情。他的研学手册成了别具一格的水墨画连载。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等地,同学们沉痛悼念遇难同胞、民族英雄,敬献的花圈凝结着他们的哀思与共勉。这样的爱国教育更深刻、更真切。

三是世纪名人班研学,传承伟人精神

名人班课程是学校的一大特色课程,小学部已经设立五大名人班:少年孔子班、周恩来班、雷锋班、钱学森班、宋庆龄班。名人班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不同的研学地点,设计不同的研学课程。研学旅行每到一处,学生都会受到一次伟人精神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周恩来班师生前往天津周邓纪念馆、南京梅园新村、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参观,到周恩来母校南开中学研学,以多种方式感悟伟人风范,用伟人精神指导言行,用伟人风范塑造自己。

课程实施“分步走”研学效果最大化

二十一世纪学校的研学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狠抓“落实”,规范实施,每一次出发前都要制定课程实施计划,要求老师们编写研学课程手册,从知识普及、提出问题、研学前测、研学途中每日作业、研学后测、成果汇报等诸多环节抓起。目前学校已形成研学宝典19本(获海淀区一等奖),研学读本8本,学生成果集9本,安全预案汇编、教学设计汇编、国内文化研学视频1份;形成了“研学七步曲”“阅读入境三步曲”“成果展示五个一”“评价诊断三环节”“安全保障”等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前期:充分准备以实现教育目标

在每一次外出研学之前,老师们都会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如进行研讨、做方案、举办相关知识讲座等。如研学南京前,为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校邀请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举办以“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揭秘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讲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以二年级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研学旅行方案》为例,详细描述了课程背景、活动重难点、景区地图、活动流程、活动总结、活动预期效果和基地场地介绍等,为达到课程目标做好了铺垫。

课程实施:多彩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行前有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行中有记录”,避免课程流于形式,也避免边学边丢。“行中重体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实践,获得直观体验、培养实践能力。为此,老师们设计了手绘、制作、竞赛、情景剧表演、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以“北京烤鸭博物馆”研学旅行为例,孩子们听场馆导游介绍烤鸭的知识、看烤鸭的制作工艺,在师傅的带领下一起做鸭型小点心,将片好的烤鸭拼成牡丹花,品尝美味的烤鸭和自己做的小点心……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全方位联动,让孩子们此行收获满满。

再以初中西安线研学为例,老师们设计了钻木取火、原始印染、搭建草屋、修复文物、扇面书法、陶俑制作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合作力、认同中华文化、感知悠久历史、勤于探究实践等。

课程评价:多样化评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jb/9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