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普系列警惕ldquo烫r

李女士,自称“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感冒都很少,医院,可近2年却反复2次到我院消化内科住院,2次都是因为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的ESD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反复多次的寻找原因,发现,李女士喜欢“烫食”。热菜、热汤、热饭、热茶,吃东西一定要烫才舒服。而这些均是诱发她食管癌的重用因素。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目前居世界第一位,发病人数占世界发病总数的60%。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在河南、山西、江苏、河北、福建、陕西、安徽等地区。食管癌的发病不仅和吃的食物种类有关,还和吃的习惯有关。

李女士,2次在我院胃镜检查均发现早期食管癌,均行了ESD术,这种微创手术具有不开刀、操作简便易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所需器械少、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势。

01

食道癌的病因有哪些?

食道癌病因复杂,由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除了吃的过烫,公认的有以下几点:

1、饮食习惯:吃的烫,还快、喜好饮烈性酒。

2、致癌物质:腌制食品如咸鱼、咸肉、鱼露、虾酱等含有亚硝酸盐,其体内代谢产物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增高,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

3、遗传因素: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食管癌具有比较显著的家庭聚集现象,高发地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

4、癌前病变及其他疾病因素:如巴雷特食管、慢性食管炎症、食管粘膜损伤、食管溃疡、食管白斑等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

5、营养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食物、饮水和土壤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02

为什么吃烫的容易得食管癌?

食道的的功能很简单,主要是输送食物,经常要摩擦所以粘膜表面覆盖一层“耐磨”的鳞状上皮,但不“耐烫”,与人体体温相当(37℃)的东西吃下去完全没有关系,40~50℃属于温热,它也能接受。但一旦超过60℃,甚至80~90℃的东西吃下去那就不行了,这么烫的食物不仅会烫坏口腔黏膜,还会烫坏看不到的食管黏膜。长期吃得过烫、过快、过粗,都是在反复灼伤或损伤食管黏膜,导致食道的粘膜长期处于修复状态,再加上烟酒等致癌因素刺激,食道粘膜细胞癌变的几率明显增加。

03

如何早诊早治?

食管癌早期症状比较轻微,难以察觉。中期可能会有不典型的症状,例如吃干硬的食物不容易咽到肚子里,但也很容易会被人们忽视,从而延误诊治。症状加重,再去就诊,当被查出患有食管癌已经是晚期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加重了治疗的难度。

食管癌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胃镜筛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筛查可以发现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就好像有杀人预谋的犯人,刀在手中但还没实施,此时警察是不能抓人的。传统外科手术就像警察,必须等病灶癌变之后才能实施手术。

但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ESD术)就等于卸下了犯人手中的刀,避免了癌变的可能。据报道,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均达到90%以上。从年起,我院就开始利用此技术,实现了不开刀切除早期食管癌。截至目前,在全省范围内,我院是开展此项微创手术最早、医院。

建立胃镜体检筛查意识,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关键!

医学科普为公众,

修为人文做良医。

图文编辑席宏副主任医师《中华麻醉学杂志》科普工作组成医院

图品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jc/4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