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www.shcymc.com/2021/hongguanjingji_0209/66825.html
食管癌,虽然没有胃癌、肺癌、肝癌出名,但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它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
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
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一半。
全球每年食管癌发病为57.2万人,死亡50.8万人。我国食管癌每年发病30.7万人,死亡28.3万人。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一半。
而饮食过热造成的慢性灼伤,正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烫!
热饮是2A类致癌物!
“趁热吃”、“趁热喝”……我们不少人生活中都有这种习惯,殊不知食管癌还专门盯着喜欢“趁热”的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年6月15日《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将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
这项研究报告发现,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不是说吃的烫就会得癌!
而是吃烫的多了会增加致癌风险!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当口腔感觉到很烫时,温度大多已在70℃左右。
经常吃烫食的人,口腔已经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
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时,我们的食管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受伤了,组织细胞便开始新生。但如果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增加了食道癌变的风险。
除了烫,这些坏习惯也会促成食管癌!
▍1.腌制、霉变食物
腌菜、霉变的花生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或亚硝酸盐,它们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是化学性损伤,这种损伤会直接形成点状病变,然后面积越来越大直到癌变。
▍2.烤炸食品
烧烤、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3.无辣不欢
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4.吸烟喝酒
在吸烟酗酒的人群中,食管癌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
都知道吸烟可以致癌,这也包括食道癌。烟草中的很多致癌物质能够随唾液或食物进入食管,久而久之攻击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癌。
而烈性酒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刺激损伤,会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
▍5.吃饭太快
吃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
防食管癌,40岁以上人群查个胃镜!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发病过程长,有的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比如咽下食物感觉困难,胸骨后感到烧心等。
食管癌有一个特点就是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筛查,只有胃镜。从经济角度来说,早期食管癌几万块钱就可能治愈,晚期花费就是未知数。
建议以下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食管癌高发地区(河南、河北及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区,以及川北、苏北、闽北地区)
▼有家族史
▼长期抽烟喝酒
▼40岁以上的人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病因
食管癌的人群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地域、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关系。经已有调查资料显示食管癌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已提出的病因如下:
1.化学病因
亚硝胺。这类化合物及其前体分布很广,可在体内、外形成,致癌性强。在高发区的膳食、饮水、酸菜、甚至病人的唾液中,测亚硝酸盐含量均远较低发区为高。
2.生物性病因
真菌。在某些高发区的粮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其中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更促进癌肿的发生。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钼、铁、锌、氟、硒等在粮食、蔬菜、饮水中含量偏低。
4.缺乏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食管癌高发区的一个共同特点。
5.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
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引起慢性刺激、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龋齿等均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6.遗传因素
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
临床表现
1.早期
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2.中晚期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当癌肿梗阻所引起的炎症水肿暂时消退,或部分癌肿脱落后,梗阻症状可暂时减轻,常误认为病情好转。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可产生Horner综合征;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体格检查时应特别注意锁骨上有无增大淋巴结、肝有无包块和有无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远处转移体征。
管癌的检查
对可疑病例,均应做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早期可见:①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②小的充盈缺损;③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④小龛影。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有时狭窄上方口腔侧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B超检查是否有肝脏等脏器转移。实验室检查贫血程度和癌胚抗原检测。CT检查有无脑部、肺部等处转移。
诊断
1.食管钡餐X线片可见食管狭窄,壁管不光滑,黏膜破坏。
2.CT主要了解肿瘤外侵(纵壁)程度,确定纵壁是否有转移病变。
3.纤维胃镜或者食管镜检查可见到食管内黏膜破坏、溃疡、有菜花状新生物。
4.细胞学检查。
5.组织学检查。
早期无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已有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相鉴别。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吞钡X线食管摄片和纤维食管镜检查。
食管癌的治疗
分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两种或以上疗法同时或先后应用称为综合治疗。结果显示以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厘米、胸上段癌长度4厘米、胸下段癌长度5厘米切除的机会较大。然而也有瘤体不太大但已与主要器官,如主动脉、气管等紧密粘连而不能切除者。对较大的鳞癌估计切除可能性不大而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采用术前放疗,待瘤体缩小后再作手术。
手术禁忌证:①全身情况差,已呈恶病质。或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病变侵犯范围大,已有明显外侵及穿孔征象,例如已出现声音嘶哑或已有食管气管瘘者。③已有远处转移者。
2.放射疗法
①放射和手术综合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术前放疗后,休息3~4周再做手术较为合适。对术中切除不完全的残留癌组织处做金属标记,一般在术后3~6周开始术后放疗。②单纯放射疗法,多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这类患者的手术常常难度大,并发症多,疗效不满意;也可用于有手术禁忌证而病变时间不长,患者尚可耐受放疗者。
3.化学治疗
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时可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但要定期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并注意药物反应。
食管癌的预防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食管癌防治的研究,在高发区农村建立防治研究点。对高发区人群中采取宣教和应用食管细胞学诊断方法开展普查,以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
专家推荐:
中医院(北京)
肿瘤内科周爱萍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医院
(医院)(南京)
消化科科主任黄重发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
消化内科韩英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