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本是少数人“游戏”,却对中小学教育生态产生深远影响。近日,以外语为特色的广州外国语学校,引入了女子奥数金牌教练。而这背后,是广州名高中竞赛教练“军备赛”的持续升级。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三年来广州各大高中以“史上最强力度”打造竞赛教师队伍,有学校竞赛教练增加近3倍,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争霸战”愈演愈烈。竞赛为何成为顶级高中的竞争点?因为,在中考尤其高考中,或明或暗的“竞赛升学通道”成为裸分生之外最大的升学渠道。例如,各大高校强基计划录取的大多是竞赛生;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竞赛获奖已经成为一些高校的报名必要条件之一。中考录取的自主招生,也大多青睐竞赛生。竞赛训练的确能够培养思维、强化学习能力,对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但就如无数教育专家不断重申的,竞赛训练只适合少部分的孩子,真正靠竞赛升学的也是极少数学生。但竞赛升学的诱惑,对于家长们具有极强的“指挥棒”效应。一方面,不少家长从孩子小学就往竞赛方向盲目鸡娃;另一方面,竞赛表现变相成为尖子生和家长选择高中的指标,为了吸引生源,倒逼学校不得不“卷”竞赛。竞赛,已然对基础教育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提醒,不要让孩子过早走竞赛“专业化”道路。公众应理性思考的是,到底是竞赛优化学生?还是优秀生被装入竞赛?高校是否可以有更多元的人才选拔机制?案例:广附引入3名金牌竞赛教练近日,广州外国语学校从湖北黄冈中学引入了金牌教练徐永杰,该教练的特色是奥数,尤其女子奥数学生的培养。近三年,广州各大高中从湖北、湖南等地引入了一些已经带出竞赛成绩、打出“江湖地位”的竞赛老师,陈训毅就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广附”)从湖北引入的物理金牌教练。陈训毅年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后,到黄冈中学任教,从高中物理教学开始,在带重点班、毕业班的过程中,逐渐因为辅导学生升学需要而转向竞赛,“从辅导自主招生到大学先修课程和强基计划等,一步步走上竞赛教练的道路”。如今,陈训毅已经在广附大学城校区工作一年,担任物理竞赛教练的同时,也承担日常课程,任高一竞赛班班主任,“班上50来个学生,物理方向16人,剩下同学分属其他竞赛方向。”此前学校设想过,让竞赛教练们专注于竞赛组的教学,不承担日常课程。但后续观察和调研发现,教练们进入课堂能更清晰了解学生的状态。目前,广附竞赛教师43人,其中3人是引自黄冈中学的金牌教练。虽然这些教练已经有着丰富的竞赛经验,但广附还是为他们配备了教学导师,帮助“过江龙”们适应本地水土。陈训毅说:“广州学生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接触的知识也很多。竞赛生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