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发现”和“晚发现”的结局往往不同
防癌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
体检也显得格外重要
“肿瘤标志物”成了广受追捧的健康体检项目
体检报告出来
很多人发现报告显示肿瘤标记物升高
心里一阵紧张
跑去咨询医生
我是不是得肿瘤了?这是什么肿瘤?
遵义市名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杨忠光指出:
1、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患癌症了,一些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也可能升高。
2、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代表一定没有患癌症,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的阳性率并不高,临床上一部分癌症患者的肿瘤指标是正常。
3、若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就需要高度警惕了,接下来需要结合升高的肿瘤标志物及相关症状进一步行CT、MR、内镜等检查。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查肿瘤标志物主要是为了:01
高危人群早发现:
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可先于X线、超声、CT、MRI或PET-CT等物理检查;02
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治疗的如何,肿瘤是否有复发、转移,医生可以参考肿瘤标志物来做初步判断。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代表%是癌症!
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零”因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生长出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有一个正常范围,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及时的处理掉这些癌细胞,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肿瘤
虽然说“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但良性肿瘤、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
为什么呢?因为饮酒、进补、服用某些药物、炎症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超标。例如肝癌的标志物是AFP,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
即使没有癌症,但肿瘤标志物持续异常,也可能说明身体在发出警报了——身体环境适宜癌细胞生存、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杀灭癌细胞、体内癌细胞偏多。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了!
除癌症以外,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
1、正常人群:除了肿瘤患者会有肿瘤标志物升高以外,正常人群也有可能产生肿瘤标志物升高的,虽然这类人群的占比较低,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而且存在个体上面的差异。2、药物的使用:很多药物也是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比如胸腺肽,还有我们打的狂犬疫苗等,在使用过后进行检查,都有可能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所以在发现这个指标升高的时候,要先确定下最近有没有吃什么药物,这些药物是否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3、特殊情况:现在的人们生活都没有什么规律,常常睡眠不好或是经常喝酒,还有些人是喜欢过度的进食补品,而这些都会成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另外,对于一些女性朋友们来说,处于怀孕或是月经期的时候进行抽血检查,也会因为人们的身体差异而产生波动,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治疗无效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降低或返回正常水平可能表明癌症对于治疗有反应。但请注意,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治疗无效。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细胞裂解,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在有效治疗后升高,但这种升高并不代表着治疗失败。
只有在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并且缺乏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下,才可能表明治疗失败。同时,如果在完成癌症治疗之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仍然升高,这通常表明可能存在持续性疾病。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症复发
治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也可用于预测某些肿瘤的复发。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水平的一次升高,并不能说明癌症一定出现了复发或转移,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测量,动态监测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当然,对于复发或转移,临床上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影像学诊断,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加便于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发现异常还需要做CT、B超等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和已经确诊为癌症的患者。
临床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
1、甲胎蛋白(AFP):多见于原发性肝癌,亦可见于生殖细胞瘤,如精原细胞、畸胎瘤、睾丸肿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2、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广谱型肿瘤标志物,多见于肺恶性肿瘤及消化道恶性肿瘤;
3、糖类抗原19-9(CA19-9):多见于胰腺癌、胆管癌、胃肠道肿瘤等;
4、糖类抗原15-3(CA15-3):多见于乳腺癌,亦可见于卵巢癌、胰腺癌等;
5、糖类抗原12-5(CA12-5):多见于卵巢癌,亦可见于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及其他妇科肿瘤。
6、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7、糖类抗原(CA):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早期卵巢癌,抽血检查,可发现50%-60%的卵巢癌。
8、糖类抗原72-4(CA72-4):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胃癌。
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10、Free-β-HCG:生殖细胞肿瘤的特异性肿瘤指标物,与肿瘤恶化程度密切相关。
1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常见于鳞癌,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如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
13、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血清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身体分布图
高出一倍或者持续升高,要警惕!
一般来说,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升高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增高超过正常值一倍、几十倍,或动态观察到持续增高的,说明有癌细胞在聚集。建议再复查一次,如果经过复查之后,确实是大幅度明显升高,比如升高几十倍,通常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其他检测手段来排除癌症,如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或做细胞病理学检查。“癌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针对性地检测肿瘤标志物。”杨忠光指出,“以下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40岁以上人群;
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例如长期吸烟、酗酒者、长期作息不规律者;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等患者;
处于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等人群;
在严重污染或矿企业工作的人员;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杨忠光
遵义市名中医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从医30余年,擅长肿瘤内科及内科疾病相关疑难杂症的中西医诊治,对肺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等疾病诊治有着丰富临床经验。曾先后在医院肿瘤科、医院肿瘤科进修学习。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供稿:许林林
编辑:刘亚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