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这三步要做好胃癌的三级预防

北京中医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273.html

癌症,

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年最新癌症数据显示,

在我国,

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

全球约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来自中国。

中国新发癌症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万人,占全球23.7%,超第二名美国病例近乎1倍。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年4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国家卫健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医疗水平不断进步无疑给恶性肿瘤患者带去新的希望,可如果在肿瘤发生初期,就做好预防工作,无疑是对抗癌症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国的高发癌症之一,胃癌的三级预防。

胃癌的预防,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预防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早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的可达90%以上,预后效果可观。

?什么是三级预防

所谓三级预防指的就是: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提前去除可能导致胃癌的病因,从源头上防止胃癌发生,引发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这是预防胃癌的基石,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二级预防: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萎缩性胃炎的不典型增生阶段,及时发现,就能进行有效干预,杜绝演变为胃癌。目前已知的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有——萎缩性胃炎、腺瘤性息肉、胃溃疡、中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肥厚性胃炎等。

三级预防:指的是对于确诊的胃癌患者来说的,实际上已经不能算预防,属于“亡羊补牢”的医疗行为。正确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案,尽早消除癌症,尽力恢复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重返社会。

同样作为胃癌高发的亚洲国家,日本却有着较低的死亡率,主要得益于日本对于一级预防(Hp阳性患者行根除治疗)、二级预防(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随访)有着一套成熟的预防策略。

日本胃癌预防策略

日本胃癌预防策略的具体措施简单来说有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一级预防:全民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Hp)。

日本研究认为12-20岁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能最大限度地预防胃癌;因此,从初中开始,青少年会定期进行Hp检测,若检出阳性,立即进行根除治疗。

二级预防:推广胃镜检查

年,日本将胃癌筛查纳入国民癌症筛查计划。通过大范围的胃镜筛查提高早诊率,为超过40岁的居民每年进行胃癌筛查。

预防胃癌,我们应该怎么做

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实际上可以归结于《黄帝内经》的一句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筛查的“金标准”,然而,不少中国人对它“望而却步”。可在日本人眼里,做胃镜早已是“家常便饭”,没有人因为害怕而拒绝,正因如此,日本的早期胃癌诊治率可达80%,远远高于我国的30%。

1、“未病先防”就是去除病因。

胃癌的发生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幽门螺杆菌,一个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主要存在于腌渍食品、高盐食物、隔夜蔬菜中,少吃这些东西即可;

早在年,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Hp列为人类胃癌Ⅰ类致癌原,Hp感染者发生胃癌风险增加了2.3~6.2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约75%的胃癌由Hp感染引起,约90%非贲门部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现阶段,我国约有一半的人感染了HP,我国专家刘文忠认为,在胃黏膜发生萎缩之前,收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因此建议处于18-40岁最佳根除年龄段人群,医院进行Hp感染吹气检测。

2、“既病防变”就是及时治疗

胃癌的发展模式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

一旦发生了萎缩性胃炎,以及此后的阶段,就属于癌前疾病,在这个阶段是阻断癌变的关键点;因此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胃镜检查。

以下人群应同样重视胃镜检查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②年龄大于等于40岁,无论男女,无论有无症状;

③胃癌家族史;

④胃癌前疾病/病变: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腺瘤性息肉、疣状胃炎、肥厚性胃炎等;

⑤术后残胃;

⑥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酗酒、抽烟、熬夜、焦虑等

医院更多胃肠、肛肠问题,欢迎留医院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lcbx/7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