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把胃癌食管癌,肺癌扼杀在摇篮

三大癌症为何“偏爱”中国人?这些几乎家家都有的习惯很危险

1、患病率最高——胃癌

中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67.9万,发病率占了世界的47%左右!为什么胃癌如此偏爱中国人?这和我们的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

(1)胃癌的“罪魁祸首”

腌制食物——高盐

像腌制的鱼肉、蔬菜等都是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传统美食,再加上烹饪时喜欢使用各种调料、酱料,这些都很容易导致每日盐的摄入超标。

多份报道显示,超6成的人每天的食盐摄取量都是超标的,平均每天12g左右,约是推荐摄入量6g的两倍。

盐是一种高渗透物,高盐会对胃粘膜造成直接伤害,使胃粘膜发生弥漫性充血、水肿、溃疡、坏死、出血等症状,而在这长期反复的炎症、溃疡,则有可能变成癌;

另外,腌制的食物中还容易有亚硝胺,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长期食用,容易增加食管癌、胃癌等风险。

(2)打响保“胃”战,改变饮食习惯

①每天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g;

②少吃甚至不吃腌制、烟熏以及加工的肉食;

③就餐时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

2、易被忽视、混淆——食管癌

和胃癌相比,食管癌不太为人所知,但食管癌是继胃癌之后,又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癌症。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食管癌去世的患者中,有一半是中国人!每年有47.8万新增食管癌病例,37.5万死亡病例!而除了我们熟知的烟酒、高盐等“杀手”,还有一个常见习惯也很危险。

(1)食管癌的两大诱因,喜热、烫

“趁热吃”、“趁热喝”应该是我们餐桌上常能听到的,特别是天冷的冬季,而食管癌则专门盯着喜欢“趁热”的人。

食管的表面有一层娇嫩的黏膜,适宜10-40℃的温度;50-60℃勉强能耐受;65℃以上,会造成烫伤。

但我们人体体温就有37℃左右了,当黏膜上皮长期受到热食的刺激,引起黏膜充血、蛋白变性,反复出现糜烂、炎症,最终可能造成癌变,成为食管癌。

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高于65℃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很可能致癌),与疟疾、重金属铅同属一类。

由于食管对温度不敏感,常常被误认为很坚强,但平时我们吃太烫的东西,会让食道和胃受苦……因此预防食管癌,要改掉吃东西太快、太烫、太咸、太硬的习惯。

口腔问题

口腔卫生情况差,如有龋齿、常有口腔溃疡等问题的人,口腔细菌增多,一些致病菌就可能随着唾液进入食道。此时,若食管壁出现伤口或损伤,它们就会趁机粘附,刺激食管细胞引发病变甚至癌变。

建议:养成饭后刷牙、漱口的习惯;及时更换牙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洁牙。

3、致死率最高——肺癌

中国占了世界1/5的人口,但是有1/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据统计,我国现有73.3万的肺癌患者,且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而一些“伤肺杀手”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①烟

这里所说的烟包括香烟和油烟两种。

目前中国有超过3亿的烟民,每天至少1次暴露于二手烟的人有7.4亿。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多达几百种,确定的致癌物质69种,会增加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风险。

做饭过程中,没有充分燃烧的煤气中含有芳香类、二氧化硫、氡气等有害气体;

而错误的烹饪习惯,如一锅油反复用、炒完不洗锅、冒烟才下菜等,这都可能会产生丙烯醛、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和致癌嫌疑物质。

因此,在做饭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油烟机,并开窗通风。

②细菌

肺作为呼吸器官,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进入肺,并附着在肺表面的黏膜组织。正常情况下,这部分细菌与人和平共处,互不干扰。

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肺部的共生细菌就会劫持淋巴细胞,建立有利于癌细胞生长的环境;若是不小心吸入了一些威力较大的致病菌,也会威胁肺部健康。

像是加湿器、空调等长期使用,却未曾清洗过,都易滋生致病菌,诱发肺部感染,耗竭自身的免疫功能,大大增加肺部疾病甚至肺癌风险。

医院始创于年,是一家以中医肿瘤为特色的二级医疗机构,医院坚持“让癌症患者有尊严的活着”为治疗宗旨,先后为全国各地数万名癌症患者解除病痛。全国著名肿瘤病专家张中海主任,是我院核心技术带头人,从事肿瘤病研究40余年,在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肺癌、鼻咽癌、宫颈癌及恶性淋巴瘤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及独特的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by/7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