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吃居然会得食管癌很多人都中招了赶紧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

南方医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张才铭

俗话说,病从口入,而有一个疾病因“口”而起,却能夺人性命,这就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饮食多元复杂,导致了某些地区食管癌高发。但由于食管癌早期基本上没有症状,到了中晚期才有不适感,因此,临床上碰到的食管癌患者十有八九都是中晚期了,甚至有些人一经发现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为了预防和及早发现食管癌,本期将邀请到南方医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张才铭来为大家科普一下食管癌的防治。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众所周知,食管癌便是长在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由于食管上皮细胞发生变化,从不典型增生逐渐发展成癌细胞而成。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呢?对此,张才铭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食管癌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主要是以太行山脉附近为主,在广东省以潮汕地区发病率最高。其次,也是我们讲的最多的因素——生活习惯,吸烟者的发生率增加3~8倍,而饮酒者增加7~50倍。另外,遗传、挑食或食用一些霉变、腌制、过烫、过辣、亚硝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也会增加患食管癌几率。最后,一些自身的疾病也会增加食管癌的患病率,如胃食管反流、糜烂性胃炎等。

虽然食管癌与其他癌症一样,讲究早发现早治疗,但食管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时候被确诊已是中晚期了。张才铭表示,早期食管癌症状并不明显,但不是没有症状。如吞咽时异物感、梗噫感、滞留感等,且持续出现,不要以为是吃饭不注意引起的,或认为是咽炎所致,要警惕食管癌。

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

既然食管癌早期发现比较难,那么,该如何早期确诊食管癌呢?对此,张才铭表示,为了及早发现食管癌,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常规的胃镜检查,这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办法,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来说更是尤为必要。另外,还可以通过色素染色内镜、光学放大胃镜、激光染色放大胃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来发现食管癌。

一旦确诊患上食管癌,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张才铭介绍,微创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术方式,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创伤更小,最长切口仅3~4厘米(传统切口约20厘米),镜下解剖结构更清楚,淋巴结清扫更彻底。但手术对医生的要求也相当高,一般需要开展50台以上的食管癌手术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而自年开始,医院开展此类手术约多台,技术相当成熟。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经过麻醉后,经胸腔镜微创游离胸部食管并清扫淋巴结,再经腹腔镜微创游离胃病清扫淋巴结,切除病变食管,制作管状胃与食管近端吻合。

如果晚期发现并且转移了那就只能保守治疗了,比如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还有就是如果食管腔被恶性肿瘤细胞占据堵塞了只能放食管支架对症缓解梗阻治疗,但那仅仅是治标,对食管癌本身的治疗不起任何作用。因此,一旦发现要及早治疗。

改善生活习惯,远离食管癌

在预防上,张才铭表示,首先,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不要吃太烫的食物,比如喝茶、吃火锅的时候,不宜追求烫嘴;不要大量抽烟,不要喝高度烈性的酒,以防损伤食管粘膜;不挑食、厌食,应荤素搭配,不要吃干净卫生没有霉变的食物,也不要吃过多腌制食物,应多吃新鲜食物。

其次,对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或者长期有反流烧心的人群,过了40岁后,要根据实际检查身体,最好每年做一下胃镜检查,让医生认真看一食管粘膜。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张洵

通讯员/彭逢美朱钦文

编辑/张洵

▼往期精彩回顾▼

为什么有人狂吃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

川贝枇杷膏或致上吐下泻!药监局修订说明书,警示几类人群慎用

怎样才能煲出一碗好中药?当然不是“三碗水煎成一碗”这么简单

儿科老中医教你提早发现小孩生病的蛛丝马迹

我身边的好医生

夏天出汗多少都在暗示健康状况,常吹空调要学会调体质才不得病

为什么有人怕冷,有人怕热?让中医告诉你答案

关于我们

《健康参考》是由老人报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健康类杂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权威、实用的健康指南,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jb/8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