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饮食习惯和五谷杂粮跟糖尿病有关

本文一千多字,是适合老人阅读理解的简化表达,非学术探讨,不要纠结其中的细节。《人类简史》或者王东岳们都有过类似的表达。

人类共同的祖先,早期智人。黑、白、黄种人,本一奶同胞。

二十万年前,智人开始直立行走,最早采摘和狩猎。没有火之前,吃当季果实,茹毛饮血生食动物肉,这个过程长达十万年之久。

从开始学会利用工具和狩猎,大脑开始进化,有了火,开始学会吃烧烤和熟食,开始有了简单烹饪,这个过程也按万年起算。

从开始群居,定居下来。有了陶器、铜器、铁器,人类开始有了文明。开始在地球上起到统治地位,大概几千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过度繁衍,人越来越多,采摘和狩猎,果子和烧烤不够吃了。开始驯化动物,有了养殖畜牧业;还是不够吃,实在没办法,最后才开始驯化植物,从植物种子(粮食)里获取能量,这个过程几千年。

人类开始吃粮食,五谷杂粮,最晚发生,时间也最短。而且是在定居后人口越来越多,采摘和狩猎,肉不够吃的被迫选择,无奈之举。采摘果实和狩猎,到吃熟食烧烤的时间都是按万年算,人类有足够时间完成进化,来适应饮食习惯变革。

后来产生了农耕文明和国家,谷物成为主要食物,从优选的植物种子里获取能量。开始以粮食为主食,那是因为吃不饱,没办法;而两三千年时间在人类进化史上时间太短,身体并没能进化到完全与之相适应。

中国人一直到几十年前,七八十年代,大多人还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几万年都是饿过来的,吃不饱是常态;几十年里,突然吃太饱,从饥饿直接到过剩了,变化太快,身体根本来不及适应,进化更不可能。

正因为多少万年都是饿过来的,基因本能上就很难控制自己,吃的越来越多,想要吃更多,根本停不下来。正因为几万年一直吃不饱,身体还进化出一个功能:储存能量(脂肪),以备没东西吃时用来消耗。

吃的多了,会通过胰腺分泌胰岛素,血糖升高,将食物转换成脂肪储存起来。现在人长期吃太饱,才几十年时间人体没进化出停止开关,一直吃就一直存,身体没有节制功能,根本停不下来,所以越来越多人肥胖。

城里人普遍营养过剩,更适合人类的植物果实和肉类已经得到充分满足。这时候便不再需要从植物的种子里获取能量。已经吃到超量的情况下,粮食里富含的淀粉糖分太高,人体无法适应,会对人体形成毒害,导致大规模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是恶性癌症、重要器官衰竭。

当通过植物果实和肉类已经吃饱吃好的情况下,因为个人思想观念和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形成固执的偏见,拿自己的偏见去对抗人类基因和进化,去吃多余的粮食,那就是毒害。

人类真正以粮食为主食时间很短,受中原地区两三千年农业文明的影响,现代人又从小养成了吃主食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除非又开始集体挨饿,人可以完全不需要进食任何粮食谷物。

并不是说它们不好!已经吃饱又过剩的情况下,人体不需要。五谷杂粮本来就只是在吃不饱情况下的额外补充,并不是人体必须的。已经吃很饱又很丰盛,再去吃过多粮食谷物,百害而无一益。

人类进化十几万年里,集体吃不饱是常态。几十年里突破吃太饱,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身体完全来不及进化和适应,只能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谷物里的淀粉糖分,会导致胰岛素持续分泌。一日三餐一直饱合的状态,让胰腺一直工作,从来得不到休息,便会导致糖尿病。

几万年里,人们一直还是在自然劳作中过来的。现代人突然吃太饱的同时,劳作和运动量又远远达不到,吃的过量得不到有效消耗,长此以往,成为种种恶性疾病的主要根源。关于如何运动、轻断食、适度饥饿感此处不再展开。

本身饮食超量,营养过剩无处消耗,如果再额外补充各种营养素或奶制品,那更是毒害。被商业洗脑,自以为的健康和科学,大多是在花钱坑害自己。

本文属于临时乱入,不开打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jb/8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