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孩子学习从20222025学年

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01

全国性竞赛白名单

02

什么是全国性竞赛白名单

白名单赛事指的是由教育部公布的面向6-18岁学生的竞赛活动。作为教育部认证的赛事,它具有成熟的评价体系,更好地规范了6-18岁学生赛事,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含金量。虽然它不和小升初中考升学直接挂钩,但给我们家长带来的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得到了教育部认可的比赛,会成为学校和社团在组织参赛时的首要考虑对象。因为它够权威,非常贴合学校组织比赛的原则。

03

参加竞赛孩子能有什么收获

参加科技类白名单比赛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1.比赛较为宝贵的地方在于有利于孩子个人全面的成长、比赛本身即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也肯定了孩子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在与教练、队友、裁判、对手的交互接触中,孩子能培养专业技能、交流能力、团队意识、抗挫力和赛事精神等综合素养。

2.在创意比赛,发明创造,编程竞赛等项目的参赛过程中,孩子们将锻炼计算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考。以赛促学,促进科技和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拓宽视野,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3.从实际结果导向来考虑,这些竞赛结果能较好帮助到孩子的发展,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竞赛获得并进入集训的同学,可以参与强基计划,而对于与编程相关的强基专业也是较为热门的大学专业,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大有裨益。

04

从竞赛白名单看少儿编程趋势

在公示名单中,科技类赛事再次引领主流!与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相关的科技赛事共有12项,占到整个赛事大类的二分之一。

可以看到科创类赛事占据了白名单的半壁江山,再次引领主流。青少年的未来,一定离不开“科技强国”这条道路;而教育的趋势,也一定是培养创新意识。

竞赛年龄范围面向学段更广,扩展至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

其中,面向小、初、高学生的项目共有27项,且多为自然科学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包括机器人、编程等科技创新的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基本涵盖了全部高中学生,大部分初中生,小学生可以参加的科技类赛事多达10项。

比赛更注重人工智能等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单一的编程能力和做题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在青少年培养上的倾向和趋势,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科技综合素养的提升上。

05

少儿编程成为“刚需”

《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科普。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从一到九年级,提出了明确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

1.“编程”既是学业也是专业!

请大家注意几个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独立课程科目”这意味着,“信息科技”早已不是“选择项”而是“必选项”,并且还要“考试考核”的学科。无论是双减还是新课标,更像是一种声音,传达未来时代最需要的人才。孩子从卷分数,变为卷创造力、卷知识涉猎的广度、卷动手实践的能力、卷科技创新能力……

2.“编程”教育未来可期!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科技、产业发展形势风云变化,原始创新、自主可控与基础拔尖科技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共识。

立足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现实需要,坚持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聚焦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全面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原创精神、信息社会责任、自主可控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少儿编程已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国家强基计划政策中明确提到,往后的人才选拔,主要是为了聚焦培养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

编程走进校园,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低龄化普及,无一不是在用实例告诉我们编程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在。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持,编程走进校园为提供技术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在未来社会,人人编程已然是大势所趋!

3.少儿编程,提升思维能力

编程思维就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将一个问题清晰具体地描述出来,将一个大问题逐步分解成独立的小问题,由复杂变简单;由抽象变具体。孩子利用编程制作一款游戏时,需要掌握每个组件的连接,一步一步解密,独立设计问题,独立思考解决方案,独立探索与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大脑思维不断运转,综合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zd/10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