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9.27
ASTRO
当地时间9月24~27日,第59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在美国圣迭戈举行。作为全球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年度盛会,中国放疗界的精英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学习、分享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也向全球同行展示中国成果,为肿瘤放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医院吕家华发自美国圣迭戈
第59届ASTRO年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近名放射肿瘤学及相关专业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最新学术成果,共磋研究热点方向。
由医院李涛教授牵头,联合我国11家大型医疗单位开展的一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CT)”获得大会发言机会;医院放疗中心吕家华医生代表研究团队进行汇报。此项研究引起了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同时凭借其科学严谨的设计思路和翔实的数据结果,最终成功入选“BestofASTRO”以及“ASTROScienceHighlights”。
吕家华医生代表团队在ASTRO会议上发言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听众踊跃提问交流
研究简介
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难以纠正,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和疗效。肠内营养是否能够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疗效,目前国内外还未见相关的大型临床研究报道。因此,李涛教授在放疗患者营养治疗的长期临床实践和前期单中心研究基础之上,联合国内11家医疗单位创新性地率先设计并开展了这项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例非手术治疗的Ⅱ~Ⅲ期初治食管癌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例)和对照组(74例)。肠内营养组在自然饮食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营养评估结果给予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线特征、治疗前吞咽梗阻程度和营养状况方面无显著差异。主要研究终点为体重丢失,次要研究终点为营养相关血生化指标、放化疗不良反应和近远期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平均体重丢失为2.7kg和0.4k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kg和5.0kg(p<0.)。
肠内营养组在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肠内营养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更高的放化疗完成率(87.5%对71.9%)、更低的感染发生率(17.6%对32.8%)和≥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率(27.9%对46.8%)。
两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相似(83.8%对76.5%),但肠内营养组有更高的2年生存率(75.2%对64.9%)。肠内营养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但发生率低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绝大多数患者均可耐受。
研究点评
研究发起者李涛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由于肿瘤本身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危害重,因此要充分重视营养治疗在食管癌及其他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开展的这项研究是国内外第一项关于食管癌放疗患者肠内营养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这次被ASTRO大会选为口头发言,一方面说明了国际放疗学界对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越来越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北京白癜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