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讲讲于04年9月8日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正规地学习《伤寒杂病论》,去年一年时间咱们学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还有《六气解》,后来又学了《汤液经法》,就是《辅行诀》。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天学习《伤寒论》打基础,因为伤寒论是言症状不谈病理,,比较难理解。以前写书南方用竹、北方用木,刻字非常简练,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讲病理,只是谈出了症状。这就是《伤寒论》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出治方而不谈药性,跟所有的书都不一样。正因为他这样言简义专,就造成后世对这本书的理解不了,不知道它的来源是怎么回事。
后世都知道这是一本用起来比较实用的好书,但是各家有各家的解释,就造成后世的一人一《伤寒》、一家一《伤寒》。一个人有一个用法,但是只要使用他的方子,哪一家都有效。咱们现在的大家胡希恕老师认为《伤寒论》跟《内经》没关系,是从伊尹的《汤液经法》和神农派过来的。还有好多家说《伤寒论》直接来源于《内经》,他的序论里面也写着,《内经九卷阴阳大论》,所以说很多人很多说法有很多理解。有人说这个序论前半部分是张仲景写的,后半部分是王叔和写的内经九卷这套东西。咱就不管这些了,古代的东西既然能写上去就有它的价值,只要有价值的东西咱就能吸收。只要对临床有帮助,咱看了有道理咱就用,这是咱们的原则。
简单介绍一下张仲景,名张机,东汉末年时代的人,受业于同郡张伯祖。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伯祖据说是他的伯父,张仲景跟他学习看病。张仲景聪明而且挺低调,谦虚好学,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比老师的技术还要高。举孝廉官任长沙太守,但是不是考试上来,而是一级一级往上上推举。他做官已经不小了,相当于省级干部了,他上午办公事,下午就在大堂上给老百姓看病。他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但是那个年代是后汉三国时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了。因为战乱环境恶劣,在十年中有十三次大的瘟疫,所以大战之后必有大疫。尸体腐烂,人们生活颠沛流离,疫病就特别多。
张仲景后来就辞官不做,专门就给人看病,最后他所在的荆州是刘表的地盘。那里物产丰富、兵强马壮,所以荆州十年无战事,这就给张仲景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他就有时间著书立说。再就是刘表尚儒,很多学术精英都汇聚南阳,也给了张仲景很好的学术氛围。他的病人不缺,每天面对很多生死大病,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所以说张仲景的书不是凭空想象来的,是一部临床经典之作。他见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说看你的脸色你的身上有暗疾,不吃药二十年后可能眉毛要脱落,再过半年之后可能有生命危险。王璨对张仲景的话不太相信,口头上答应吃药,实际他没有吃。过些日子张仲景再次见到王璨,知道他没有吃药,慨叹他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果然二十年后王璨的眉毛就脱落了,半年后就死了。当时张仲景的技术就那么高,他已经超越了古今中外的技术,古人很多地方都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之后的战乱,竹简非常不好保存,版本就非常少。有可能出现的断简、流失或散乱,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发现了这本书。他就把这本书整理了一下,就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篇。唐代的孙思邈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在晚年的时候就把这本书收到了自己写的《千金翼方》里面,这就是有名的唐本。《伤寒论》有很多版本,到宋朝的时候又有官员发现了,又进行了整理,成了宋本。后又在宋朝是流传到了日本,这个版本应该比宋本还要好一些,就是日本康平年间的康平本。日本人非常崇拜《伤寒论》和张仲景,解放后他们到仲景祠参拜的时候,就在大雨中跪拜过张仲景。并捐资修缮了仲景庙,以前是占地三千亩非常大,后逐渐被占用,南阳医师联名上书国务院后,现在重建得相当好了。
《伤寒论》对人类的医学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发展,就是因为不太好学。人们多在家族中秘密传授,这就造成了《伤寒论》没有大面积普及,后世都是各承家技。伤寒论不管外感还是内科杂证都是经过六经辩证解决的,所以就没有单独提出温病理论,以及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它里面已经包含了这些东西。清代的《医宗金鉴》也把《伤寒论》收进去了,那时就当作教科书用了,但是人们学了以后不一定用。就好像咱们现在的大学一样,上完课就不用了,还是用温病的那一套东西。历代学医者都知道不读伤寒不足以成大家,《伤寒论》能解决大问题,真正是一本治病活人的书。当时华佗看到这本书了,说真是活人书也。
咱们先学一下张仲景写的序论,虽然写在一千八百年前,但是至今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就跟写的是现代人一样。“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每次看到秦越人给皇太子看病,就感叹秦越人望诊的成就,所以作为医生来说必须是个有聪明才智的人。脑子比较死板的人就不适合当医生,学医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还在的医生也是不好好去研究治病的方法。上能治疗长辈的疾病,下对自身也能保养,这是做医生的天职。这些医生都去追求荣华富贵、都去挣钱了,光去重视这些枝节的东西了,把身体弄坏了追求钱财又有什么用呢?医院保留了一段时间,等到突然有了病了就害怕了,就不再趾高气扬了。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有些人就去找一些巫婆、神汉去看,就任人宰割了。所以当个好医生是非常有价值的,你的长辈、孩子、亲朋好友都会跟你受益。你把天地造化出的宝贵身体托付给一般的大夫,人家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两千年前跟现在的形势是一样的。
前两天一个发烧的病人,三十九度多,在他们那里输了几天液没有好,又去省二院住了很长时间,也没查出病来。白血球是一万多一点,所有的都查了,就差查骨髓了。白血球不高不算白血病,最后一声说你去找中医看吧,没办法经人家介绍到我这里,他说说他的症状咱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口苦、大便干,那不是少阳、阳明证吗?到下午就发烧,在医院花了三万多块钱,四十多天没治好。以前就显感冒,后来就一直发烧,又不冷不热,就入里到了阳明经了。《伤寒论》多简单点事儿,西医理论就没有这种思路,他检查的是你实质的病。在经络上的病是查不出来的,入里、在表证都发烧,哪一经都有可能发烧。有烧证明人还有抵抗力,有些抵抗力的差的人就不烧了,但是也在经脉上。所以张仲景说有烧的伤寒发于阳,无烧的伤寒发于阴,阴证就烧不起来。还有个小孩高烧半个月,退烧、消炎老好不了,半个月没治好,也不嗓子疼、也不难受。我一看看不准出什么问题来,但嘴唇是干的,证明他却津液。还在阳明上有高烧,手脚是凉的,快的办法是在少商和商阳放血。给他滴了几滴黑血,开了白虎汤就好了。你光去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连生命都得不到正常的护理,就没什么用了。
“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张仲景家族有二百多口人,十年内死了一百四五十口人,死于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伤寒包括了热病,难经说,伤寒有五,有热病、有湿温、有温病、有中风、有伤寒。这里说的伤寒就是广义的了,不说说光有风寒是伤寒。所有的外感病都叫伤寒病,所以这些病死亡率相当高。张仲景出这本书就能治疗传染病,包括那年的非典。张仲景是非常好学的,医术非常高了,只要别人有什么好经验他都拿过来。这就给咱们当医生的做了榜样,不要闭门造车,要多学。是为了救人命,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胎胪药录》这本药书已经找不到了,有人说这本书是道家有人在打坐时,看到的药物在人体内的循行路线,然后写出药物在哪里起了什么作用。
在汉朝以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道家文化,受道家文化影响比较大,《黄帝内经》也是黄帝五次问道于广成子在崆峒山。到了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把道家边缘化了,这是政治需要。
其实道家的东西都是我们中国的核心文化,包括治国、治病都有独到的、智慧的地方。你就知道《伤寒论》写作的年代肯定受到道家的影响,黄帝内经在当时都是医生的必修课,所以张仲景的书中没有黄帝内经的内容,都是必读书就不用写了。他的六经辨证肯定不是凭空捏造的,他一定都有它的根源,《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当时的人们不用说六经的来源,咱们现在的人们都不了解了。有的学术就把它去除了,还是来源于《黄帝内经》。
精彩文章回顾
哪里能买到正品佐丹力59素食全餐?
艾灸-磁疗艾灸贴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寒
王四进经方讲座--前言
王四进经方讲座--四圣心源(上)
王四进经方讲座-3-四圣心源(下)
王四进经方讲座-4-五行生克
王四进经方讲座-5-五行生克
王四进经方讲座-6-五行生克
王四进经方讲座-7-疾病的传变规律
王四进经方讲座-8-肺
王四进经方讲座-9-胆囊,皮肤病,肺病
王四进经方讲座-0-月经,慢性阑尾炎
王四进经方讲座--五味气化根源
王四进经方讲座--肝
王四进经方讲座-3-五味根源糟粕传导
王四进经方讲座-4-心脏
王四进经方讲座-5-六气解
王四进经方讲座-6-六气解
王四进经方讲座-7-六气解之厥阴
王四进经方讲座-8-六气解之少阴
王四进经方讲座-9-六气解之少阳
王四进经方讲座-0-六气解之少阳
王四进经方讲座--六气解之太阴湿土
王四进经方讲座--阳明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3-阳明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4-太阳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5-太阳证及经气的对化与自衡
王四进经方讲座-6-厥阴风木和少阳相火之间的对化关系
王四进经方讲座-7-脉法解
王四进经方讲座-8-《脉法》《揆度》三部九候脉法
王四进经方讲座-9-二十四脉之浮沉
王四进经方讲座-30-《辅行诀》对脉法的理解及十八个用脉
王四进经方讲座-3-不能只讲什么脉主什么病
王四进经方讲座-3-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王四进经方讲座-33-辅行诀之虚实补泻
王四进经方讲座-34-辅行诀之体用气味化合关系
王四进经方讲座-35-辅行诀之陶弘景的五劳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36-辅行诀之合化调平法及五除法(并行除病法)
王四进经方讲座-37-辅行诀之五泻心汤与痞证,除滞法
王四进经方讲座-38-辅行诀之甘咸除燥法,酸甘除逆法,真武汤证,猪苓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39-辅行诀之酸苦除烦法;黄连阿胶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0-辅行诀之救误汤;排脓散;桔梗甘草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辅行诀之心下痞;大黄黄连泻心汤;救误泻脾汤;救误小泻肺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辅行诀之大补心汤;大补脾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3-辅行诀之救误五大泻汤;大泻肝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4-辅行诀之救误大泻心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5-辅行诀之救误大泻肺汤金;救误大泻肾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6-太阳经的症状;辅行诀之大补肝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7-辅行诀之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汤别集:痹厥者方
王四进经方讲座-48-辅行诀之五劳方,建中补脾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49-辅行诀之固元补肾汤;瓜蒌薤白汤;外感天行六神方
王四进经方讲座-50-辅行诀之黄芪建中汤,小阴旦汤治天行病
王四进经方讲座-5-脉症病治:青光眼;脂肪肝
王四进经方讲座-5-白虎汤;小朱鸟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53-大小朱鸟汤;小玄武汤;大玄武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54-辅行诀之急救方
王四进经方讲座-55-老中医蔡长福:太阳病和人体的关系
王四进经方讲座-56-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阳明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57-脾阴亏血糖低;太阴阳明:阳明湿热:茵陈蒿汤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58-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升降生阴阳
王四进经方讲座-59-神药甘草
王四进经方讲座-60-神药白术
王四进经方讲座-6-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阳虚
王四进经方讲座-6-四圣心源劳伤解:精神
王四进经方讲座-63-麻瑞亭用下气汤通治百病之我见
王四进经方讲座-64-四圣心源劳伤解:精遗遗泄
王四进经方讲座-65-白术
王四进经方讲座-67-少阴热化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68-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
王四进经方讲座-69-大枣
王四进经方讲座-70-六经治疗方
王四进经方讲座-7-生姜
王四进经方讲座-7-半夏厚朴汤等方
王四进经方讲座-73-大白虎汤小白虎汤治天行病;小朱鸟汤治疗天行病
王四进经方讲座-74-大小朱鸟汤治天行热病;小玄武汤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
王四进经方讲座-75-大玄武汤;急救方
王四进经方讲座-76-老中医蔡长福:太阳病和人体的关系;食道癌;葛根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77-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阳明证:鼻子干和出血;少阴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半夏散、桔梗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78-脾阴亏血糖低;太阴阳明:阳明湿热:茵陈蒿汤证:胰腺炎和黄疸病(阳黄和阴黄)
王四进经方讲座-79-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升降生阴阳
王四进经方讲座-80-神药甘草;白术:补土燥湿,吐泄兼医
王四进经方讲座-8-狐惑病:白塞氏病,虹膜睫状体炎;甘草泻心汤治疗艾滋病;癌症
王四进经方讲座-8-劳伤解:阴虚阳虚;吴茱萸汤证;阴脱阳脱;精、神
王四进经方讲座-83-劳伤解:精神;右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84-精遗遗泄;玉池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鼎汤;温经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85-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白术:麻黄加术汤;白术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脚肿如脱,腰间盘突出、滑膜炎
王四进经方讲座-86-桂枝二麻黄一汤加白术茯苓;白术止湿家之渴,人参止燥证之渴
王四进经方讲座-87-少阴热化证;四逆散;膀胱发炎;带状疱疹
王四进经方讲座-88-劳伤解:气血;阳和汤:骨结核、骨肿瘤、炭疽病、痰核、淋巴结核;排脓汤;桂枝茯苓丸配吴茱萸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89-大枣味甘平;十枣汤;苓桂甘枣汤等
王四进经方讲座-90-汗血,桂枝法,股骨头坏死,饴糖,养肝血
王四进经方讲座-9-中医现状,鼻炎,阳明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9-小儿急疹
王四进经方讲座-93
王四进经方讲座-94-四逆汤,时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95-六经辨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96-柴胡桂枝汤,葛根汤,薏苡附子散
王四进经方讲座-97-咽痛,不安腿综合征
王四进经方讲座-98-寒凉派,温热派,柴胡桂枝干姜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99-柴胡桂枝汤,太少两感,阳明太阴两感,真武汤,糖尿病
王四进经方讲座-00-食道癌,糖尿病,奔豚汤,乌梅丸
王四进经方讲座-0-白血病,居家风水,麻疹
王四进经方讲座-0-肺栓塞
王四进经方讲座-03-吴茱萸汤,经期头痛
王四进经方讲座-04-麻黄附子细辛汤,半夏厚朴汤,胆热脾寒
王四进经方讲座-05-左顺汤,右顺汤,竹叶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06-泻心汤退烧
王四进经方讲座-07-胃热,脾阴
王四进经方讲座-08-温病派
王四进经方讲座-09-阳明证,湿热
王四进经方讲座-0-葛根汤,太阳伤寒
王四进经方讲座--太阴病,少阴病,食道癌,厥阴病,当归四逆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干姜,生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3-先天,虚邪常带,青光眼,太阳证
王四进经方讲座-4-半夏,心下坚,心下痞,半夏泻心汤
王四进经方讲座-5-半夏厚朴汤,冲和之气
王四进经方讲座-6-糖尿病,麻子仁丸,便秘,代赭石
王四进经方讲座-7-代赭石,厚朴
==========END==========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