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1日,由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主办、西安医院承办的“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巡讲西北站”以直播形式在线上召开。大会主席由中医院王绿化教授担任,中医院黄镜教授、医院赵达教授、西安医院李恩孝教授和新疆医院唐勇教授共同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特邀我国西北地区食管癌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采用指南解读、病例讨论等形式,聚焦食管癌诊疗指南内科、外科、放疗科治疗策略,共同推进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疗的发展。
主席致辞
会议开场,王绿化教授、黄镜教授、赵达教授、李恩孝教授和唐勇教授先后进行了开场致辞,王绿化教授表示,食管癌是我国的常见肿瘤,希望我们能够做好中国的临床研究,提高中国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生活的质量。黄镜教授希望经全国食管癌医生的共同努力,将我国食管癌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并祝贺卡瑞利珠单抗成功获批食管鳞癌二线治疗。赵达教授希望通过此次食管癌指南的学习和经验探讨能够提升西北地区的食管癌诊疗技术。李恩孝教授提出CSCO食管癌指南作用我国中国的诊疗规范,在提高西北地区的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水平贡献力量。唐勇教授表示食管癌在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民族差异性,希望此次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巡讲能够推动西北地区食管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本次指南巡讲分为指南解读和病例实践2个专场,指南解读专场邀请到了医院姜涛教授、医院王成教授、西安医院马红兵教授、医院赵辉教授、医院医院陈萍教授和新疆医院曲颜丽教授共同担任主持,新疆医院孙清超教授、医院冉俊涛教授和西安医院吴胤瑛教授分别从外科、放疗、内科三个方面对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进行了精彩解读,医院雷杰教授等多位学者围绕食管癌免疫治疗从专家视角进行了探讨。病例实践专场邀请到了医院宋飞雪教授和医院赵丽娜教授担任主持,医院高斌成教授和医院王娜教授分别进行了食管癌免疫治疗优秀病例经验分享,医院医院白雪红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病例讨论。
指南解读篇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外科篇
孙清超教授
新疆医院
新疆医院孙清超教授:孙教授指出本次指南关于外科治疗的更新内容主要包括9个方面:①更新了可切除的食管或食管胃交界癌,删除了潜在可切除的提法;②更新了诊断的基本原则;③删除了食管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适应证;④更新了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⑤更新了表浅型食管癌的诊疗;⑥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建议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后建议的手术时机是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放化疗结束后4~8周,化疗结束后3~6周。对于拒绝手术或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选择同步放化疗,单纯放疗或化疗;⑦更新了CT2N0的治疗;⑧更新了颈段+胸段食管癌的治疗方案,II级专家推荐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化疗,III级专家推荐新辅助治疗+食管切除术(必要时切喉);⑨更新了食管胃交界部癌治疗方案;孙教授最后强调到,根治性切除的肿瘤治疗控制、术后辅助治疗的症状控制、手术中功能的保护等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并祝贺恒瑞公司卡瑞利珠单抗食管鳞癌二线全人群适应症获批。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放疗篇
冉俊涛教授
医院
医院冉俊涛教授:冉教授指出版CSCO食管癌指南放疗核心思想为合理评估达到治疗效益最大化,放疗在食管癌全程管理各阶段中均有重要作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是目前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手段,术后放疗手段同样在临床中不可忽视。根治性放疗/放化疗是不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往往由于临床中患者病情较长,营养状况较差,营养管理也是食管癌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版指南强调了营养状况的评估和干预,提高患者根治性同步放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内科篇
吴胤瑛教授
西安医院
西安医院吴胤瑛教授:吴教授提出,中国是食管癌的发生大国,全球发病及死亡病例一半均在中国,发病类型及病因也与欧美国家显著不同,我国是以鳞癌为主,占90%以上,主要发生于胸中段食管,而欧美国家则以腺癌为主,主要发生于下段食管,中日之间食管癌易感基因也不相同,因此,中国需要自己的食管癌研究数据。目前,免疫治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最新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免疫治疗已成为食管鳞癌晚期二线及以上的标准治疗,这也是今年指南更新的最大亮点,在远处转移性食管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方案中新增卡瑞利珠单抗为I级专家推荐方案,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的推荐级别也有所增加。最后,吴教授总结到,在此次CSCO食管癌指南更新中,分层因素中更加合理,体力状况由“PS=0-1和PS≥2”调整为“PS=0-2和PS≥3”;晚期一线治疗中进行了化疗方案的细化和挑战,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免疫治疗在晚期二线治疗及以上标准治疗中大放异彩,进入到更前线的研究和治疗,挑战与机会并存,前景远大。病例实践篇
食管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1
高斌成教授
医院
医院高斌成教授:高教授分享了1例食管癌免疫病例诊疗经过,患者,胃镜及活检提示距门齿34-40cm,食管鳞癌,ECOG评分1分,初步诊断为食管癌(胸下段cTxN0M0鳞癌),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参考CSCO指南,一线治疗方案为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出现III度骨髓抑制,食管通畅度改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因再次进食梗噎1医院就诊,胃镜及活检提示距门齿33-36cm,食管鳞癌,复发后基线检查仍未见远处转移,拒绝手术治疗,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免疫治疗2周期后患者四肢及胸背部出现散在红色皮肤结节,考虑为卡瑞利珠单抗特有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无其他特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但单药使用卡瑞利珠出现RCCEP与疗效存在显著正相关。从第3周期开始给予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目前该患者已完成3周期免疫治疗,耐受性好,自诉进食梗噎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但尚未行影像检查及内镜检查以评估。病例分享结束后,高教授针对病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对于放化疗后局部复发、拒绝手术且化疗不耐受患者,在治疗上如何选择?该患者选择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作为化疗的替代治疗是否合理?食管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2
王娜教授
医院
医院王娜教授:王教授分享了1例食管癌免疫病例诊疗经过,年胃镜病理示距门齿31-35cm中分化鳞癌、(贲门口)中分化鳞癌,胸腹CT示食管下段、贲门区略增厚,肝脏多发低密度灶。超声内镜病理示贲门中分化腺癌,食管低分化鳞癌。诊断为食管鳞癌、胃腺癌、肝脏占位性病变、ECOG评分2分。治疗方案为两周期力朴素+替吉奥,一周期力朴素+氟尿嘧啶,三周期后SD,患者拒绝继续化疗。年患者进食哽咽感加重(第一次进展),胸腹CT提示病情进展(未见CT片),行三周期力朴素+氟尿嘧啶,医院进行放疗,结束后又到当地复查,病情稳定。半年后(第二次进展),患者又无法进食固体食物,行一周期力朴素+氟尿嘧啶,末次化疗后出现吞咽困难加重,拒绝行胃镜检查和胸部CT,完善腹部CT检查。行两周期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化疗,评估显示未到PR,略有缓解。行第三周期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化疗,末次化疗后出现寒战、高热、进食困难、流质食物无法吞咽。患者化疗历程艰辛,再也不愿意继续化疗。行卡瑞利珠单抗四周期,患者吞咽症状明显改善,流质食物及固体食物可正常进食,胸腹CT及胃镜提示PR。卡瑞利珠单抗维持至今,症状改善。病例分享结束后,高教授针对病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免疫治疗中出现的肺结节是疾病进展还是肺炎?现在患者可进食,是否需要联合治疗?针对上述两个病例以及专家所提出的问题,医院医院白雪红教授、医院胡军教授、医院刘小军教授、医院马守医院戚锐锋教授等五位教授展开讨论。大会主席总结
会议最后,赵达教授、唐勇教授和李恩孝教授对与会专家精彩报告和优秀病例展示表示由衷感谢,并表示CSCO食管癌指南对我国食管癌的诊疗规范化具有指导意义,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为西北地区食管癌的临床诊疗带来获益,从而使广大食管癌患者获益。
扫码回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