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乳腺癌
临床常用抗癌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1.人参
[临床应用]适用于癌症体虚者,可用于治疗患者出血、骨髓抑制、心肺肝肾等脏腑的损害,广泛运用于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乳腺癌、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
[抗癌药理]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某些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人参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小鼠肉瘤S等均有抑制作用。人参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并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故可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抗病能力和生活质量。
人参中富含人参皂苷Rg3,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组织肿瘤血管网的形成,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破坏癌细胞在血管壁的着床和阻止其浸润血管内壁,特别是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因子的产生与表达,使肿瘤新生成血管数目减少,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的作用。同时还观察到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联合化疗疗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此外还发现,人参皂苷Rb1对逆转多药耐药(MDR)作用明显。
2.黄芪
[临床应用]适用于多种肿瘤的体虚气弱、免疫功能减退者,可用于肿瘤患者的出血、骨髓抑制、心肺肝肾功能损害,可治疗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
[抗癌药理]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血浆中环磷酰胺(cAMP)的含量;促进小鼠产生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提高末梢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其水提取液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有明显的促分裂效应,能增强T细胞酶的活性,有利于恶性肿瘤患者恢复细胞免疫,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3.鳖甲
[临床应用]常用于肝癌、肺癌、肾癌、卵巢癌等肿瘤证属阴虚火郁者。
[抗癌药理]鳖甲能抑制人肝癌、胃癌细胞的呼吸,美兰法、细胞平板法实验证明,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胃癌、肝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4.龟板
[临床应用]常用于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骨肉瘤、骨转移瘤等肿瘤证属阴虚阳亢者,亦用于肿瘤患者阴血不足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潮热盗汗等。
[抗癌药理]龟板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腹水型肝癌有抑制作用,对宫颈癌JTC-26有抑制作用。以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体互换为实验指标,龟板具有抗突变作用。龟板还能通过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改善代谢失调,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5.牛黄
[临床应用]常以各种成药形式配制成多种制剂,如六神丸、梅花点舌丹、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片、西黄丸、新癀片等。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疾患,如扁桃体癌、喉癌、鼻咽癌、头颈部位淋巴瘤、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白血病等。
[抗癌药理]对小鼠肉瘤S37和S的抑制率分别为54.3%~72.5%与6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90%。研究还发现从牛胆汁中提取的一种不能透析的物质给大鼠腹腔注射,对大鼠肉瘤W有抑制作用,可使肿瘤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坏死。
摘自《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
马飞,卢雯平,徐兵河主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