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一半数食管癌患者在中国,这些坏习

食管癌病例: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儿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医生,求您救救他吧!”

这是一位食管癌患者,男性55岁,患者家属带着他医院,谁知两次手术后,局部又复发了,后期还出现了腹腔淋巴结的转移和术后梗阻。

“当时医院的,营养状况非常差,基本处在卧床状态。”医生说,“因为肿块压迫,他没办法进食,有不全梗阻、腹水、肾积水的表现。”患者甚至已经写好了遗书,交代了后事。但由于他正值壮年,还是家里人的全部依靠,家人对治疗的期望非常高,期盼医生能把他们从绝望中拉出来。半数食管癌患者在中国这些坏习惯你有吗?在我国,有众多这样的食管癌患者。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全球有一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①。另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年国内食管癌新发病例24.6万,死亡18.8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和第四位②。大量研究发现,饮食过热造成的食管慢性灼伤正是诱发食管癌的关键诱因之一!食管内膜是一层丝绸般的薄膜,过烫的食物经过食管,会让食管反复被烧灼、刺激,导致食管增生,容易诱发为食管癌。国人爱吃腌制品、吃烫的饮食、爱吃辣、有饮酒习惯等,这些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高发因素。国内食管癌高发地区在东南沿海、中原以及西北地区,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广东的潮汕和客家地区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癌早诊早治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早期食管癌主要表现为三感一痛:吞咽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不适感、胸骨后疼痛,但由于这些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因此,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患者确诊时,大约50%以上已进入中晚期,预后相对较差。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食管癌早癌筛查指南》根据我国国情和食管癌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点,将年龄大于40岁并符合以下任1条者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有上消化道症状

有一级亲属食管癌病史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如食管炎、贲门失弛缓、Barrett’s食管等

恶性肿瘤病史(如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长期吸烟史

长期饮酒史(≥15g/d)

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热烫饮食、高盐饮食、长期摄入腌制食物等)

■食管癌的筛查建议

建议40岁以上食管癌高危人群作为筛查对象,直接开展内镜筛查,并个体化配合使用色素内镜和(或)电子染色内镜,疑有问题处应予以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普通内镜检查,每2-3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的患者,每年一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每半年一次内镜检查

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需进行相应治疗

内镜切除术后的患者,建议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内镜,若无复发,此后每年复查1次内镜检查

食管癌千万别当成这些疾病来治!

有不少人将食管癌早期的烧灼症状误以为是胃食管反流、咽喉炎等情况,只是口服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往往掩盖了症状,耽误了食管癌的早诊时机。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通常在每次进餐后身体稍微前屈或在夜间卧床睡觉时出现,一般会伴随有胸骨后烧灼感或者疼痛感。行胃镜检查可以跟食管癌进行鉴别。

■咽喉炎

食管癌与咽炎可能会有咽喉部的异物感,但慢性咽炎的咽喉异物感在安静时明显,在进食时减轻或消失,进食后又出现,且进食时没有哽咽感;而食管癌则是在吞咽时有异物感并且常伴胸骨后疼痛、烧灼感等。

■贲门失弛缓症

该病症状和食管癌差不多,诊断主要依靠症状、食管钡餐、胃镜和食管测压。如果有吞咽困难的症状,又至少有以上两种检查佐证,就要高度怀疑这个病。

内镜筛查,食管造影,都是食管癌筛查的方式,接受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的。

食管癌的高发,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烫食放到适宜温度再入口,腌制食品尽量少吃,不吸烟不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对食管癌的预防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们需要警惕身体的异常信号,早诊早治,高危人群及时主动接受食管癌筛查,防范于未然!

ECS的两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lcbx/6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