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是中国各地餐桌上的一道重要小菜。一碗稀粥就着一叠腌萝卜,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
食欲不振时,腌菜还可以很好地开胃下饭。香港殿堂级歌手徐小凤的一首《泡菜的故事》也唱出人们对腌菜的喜爱。
潮汕人十分重视早餐的一碗白粥
视觉中国
年一则新闻曝出,一家四口相继患上食道癌,专家综合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指出饮食习惯是罪魁祸首。
这家人偏爱腌菜和烫食,腌菜更是从小吃到大的必备品,餐餐不离。
研究显示:
腌菜不仅致癌,
而且会导致高血压
和结石等一系列疾病。
腌菜致病
腌菜致癌,尤其是胃癌。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是东亚,尤其是中日韩三国。
韩国、日本、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分别占世界第1/3/5位
中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68万例,占全世界新发病例的52.1%,13亿中国人中有1.2亿肠胃病患者。这些数据共同传达了中国人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
而日韩的胃癌发病率数据同样居高不下,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统计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韩国曾与日本竞争世界胃癌发病率第一的排名。
饮食摄入的盐分过多,会对胃粘膜屏障造成破坏,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同时,高盐对胃粘膜形成的局部刺激会导致胃部炎症,进一步引发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癌。
而食物腌制过程中用于防腐的亚硝酸盐,在食物发酵和胃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致癌物亚硝酸胺。
年8月4日,记者将12份泡菜送检,新腌泡菜亚硝酸盐超标/视觉中国
实际上,长期食用腌制食品不仅会致癌,还会导致一系列疾病。
腌制食品高盐,食用过后身体内的盐分过高,会破坏身体中的水平衡,导致肾脏负担增加,增大患高血压的可能。
同时,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很多,一旦大量食用,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失去带氧功能的高铁血红蛋白,人体会缺氧中毒。
超市售卖的腌菜为了延长保质期,通常会添加防腐剂。同时,为了让腌菜看上去更美丽诱人,还会用亚硫酸盐来漂白或是使用色素来增色。
相关部门对酱腌菜类食品的抽查结果显示,市面上的酱腌菜普遍存在添加剂超标问题,如防腐剂使用超标、糖精使用超标、亚硫酸盐超标等。
有新闻曝出腊肉店老板为防腌肉生虫,甚至将“敌敌畏”农药喷在肉上。
重庆一居民楼黑作坊被查,每天几百斤泡菜卖给餐馆,防腐剂添加剂随意加/视觉中国
此外,腌制的酸菜酸度较高,且含浓度较高的草酸和钙,食用后难以在肠道内形成稳定的草酸钙,因此会被大量吸收,从而会在泌尿系统中结晶沉积而形成结石。
长期大量食用咸菜,会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健康隐患。
致病的腌菜长盛不衰
长期大量食用腌菜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大,但是市面上的各种腌菜依旧热销,能让人无视健康隐患坚持食用的腌菜显示了其不可或缺的魅力。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不可否认,在无数个物品极度缺乏的年代里,腌菜是被老百姓们称为“功臣”的菜肴。
蔬菜腌制的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腌制后的蔬菜更容易保存,这是人们最早腌制蔬菜的原因。
北方的冬天天气寒冷,要想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蔬菜,靠长途运输显然成本太高。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腌菜成了最好的选择,朝鲜族称辣白菜为“冬季半年粮”
朝鲜族日常必备的辣白菜/视觉中国
如今虽然都不难在冬季获得新鲜的蔬菜,但是这种风味独特的腌制泡菜却已经成为一种让本地人难以割舍的风味美食。除了直接食用,以大白菜腌制的酸菜在东北饭桌上高频出现。酸菜粉条、东北杀猪菜……都成了东北美食的代表。
腌菜的耐保存意义更体现在交通不便、沿途物资缺乏的长途旅行中。在现代交通工具普及之前,古人出门远行动辄十天半个月,旅行途中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腌菜可以起到很好地调节口味的作用,也能够让人体补充盐分。
至今在陕西石泉,仍有一群负责往深山运送物资的骡队运货人员。因为旅途时间久,一般的菜品容易腐坏,干面馒头又寡然无味。此时一碗冷水倒入热油锅,下一把清汤挂面,捞起来以后配上腌辣子,就是旅行途中难得的美味。
陕西石泉:赶骡人吃清水挂面就腌辣子,一天伙食花费不到10元/视觉中国
如今腌菜也已经成为一门产业,作为“中国泡菜之乡”的四川省眉山市,泡菜企业可以带动21万农户每年增收7.4亿元,带动2.6万农民就近务工、实现工资性收入8.6亿元。年上半年,眉山市仅泡菜一项销售收入.5亿元,预计全年可达亿元以上。
四川眉山:“小泡菜”做成“大产业”带动21万农户增收
当然,发展至今,腌菜存在最大的意义恐怕还是在于它的美味。腌制的食物在保鲜之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和食物原本不一样的味道,有的甚至更为醇厚鲜美。
《舌尖上的中国》曾多次提到腌菜,其中宜宾腌菜是四川泡菜一绝。
取晒干后韧性好的芥菜,腌制一年以上。既能当菜,又能当佐料,配上燃面,更是风味绝佳。
宜宾燃面配芽菜/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