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一次体检结果,显示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您明年是继续体检,还是就此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医院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次体检结果并不具有长期意义,甚至几个月内就可能改变,特别是肿瘤疾病。所以,您的体检方案需要“私人订制”!
早期癌症筛查体检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这是普遍拉网的常规体检所不能做到的。那究竟如何选择体检项目,才能揪出癌症早期病变的“蛛丝马迹”?其实,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一、筛查那些家族性遗传肿瘤
在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中,直系家族遗传是重要致病因素,特别在乳腺癌、大肠癌中尤为突出。
我们建议,女性特别是那些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期大于55岁的民众,应该坚持在体检项目中加上乳腺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B超或钼靶);而那些有大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年龄大于40岁之后应该每年坚持做一次肠镜,及时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第一时间把它消灭在萌芽里。
在筛查项目中,面对那些有较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民众在选择时也该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应该勾选CA;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大众则应选择CA;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需勾选一个PSA,以筛查前列腺肿瘤。
需要指出的是,临床中肿瘤标志物不是确定癌症与否的“金标准”,但一定是重要参考。一旦指标超出正常范围较大数值,民众可根据相关提示,再做进一步筛查,提高首次筛查的经济效益和获益效率。
二、筛查那些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癌症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诸多肿瘤的“罪魁祸首”。
众所周知,吸烟易致肺癌;大鱼大肉易致胰腺癌、肠癌;过烫饮食易致食道癌;幽门螺旋杆菌易发生胃癌。这些有着明显外界诱因的肿瘤,都给我们民众选择对应的筛查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民众可根据上诉情况,和体检医生沟通评估之后,有选择性地进行相关的肿瘤检验项目等检查。
三、筛查那些环境因素导致的癌症
肿瘤的发生有着内因驱动,更有外因的诱导。外因是指来自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可能致癌因素,包括化学致癌因素、物理性致癌因素、生物性致癌因素及各种慢性刺激等。癌症的多发,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如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广东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全国之首,故又被称为“广东癌”,这和当地的环境有很大关联。
因此,体检项目需要综合家族遗传、外界诱因、肿瘤疾病发生谱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体检医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肿瘤筛查健康体检,用较小的经济成本,筛查出那些潜在的癌症“蛛丝马迹”。
体检项目需要“因症选择”,那么肿瘤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常见癌症筛查项目
?乳腺癌
中国抗癌协会推荐是,40-60岁的一般女性每年做一次钼靶和临床乳房检查(相比之下美国建议进行一年一次钼靶检查的年纪为45-54岁),60岁以后每两年一次钼靶检查。此外有研究认为,亚洲女性乳房组织致密,因此钼靶检查的精准度不太好,所以年轻女性和乳房体积不大、致密型乳房选择B型超声波检查更合适,具体选择哪种需要与医生沟通。
出现以下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包括:乳头溢液;乳头突然凹陷;乳头四周疼痛、瘙痒或出现鳞片状斑点;乳腺大小和形状发生改变;乳房皮肤凹陷皱缩或出现“桔子皮”样变化;某一特定区域经常性疼痛感并不随月经周期而改变;红肿或出现灼热针刺感区域迟迟不退。
?结肠直肠癌
如果你有家族史或因其他因素而属于结肠癌高危人群,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您可考虑大便隐血筛查和(或)血清(浆)标志物筛查(如Spting9基因甲基化检测等)。
?
?宫颈癌
TCT是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对结果的检查;而HPV检查是对病因的检查。HPV是检测有无可能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高危病毒感染,TCT是检查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宫颈细胞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化。两项检查联合能提高早期检出率,最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从21岁开始,女性朋友应该进行宫颈癌检测。
21-29岁的女性应该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在这个年龄段,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查(HPV检查)不需进行,除非TCT检查检查结果异常。
30-65岁的女性应该每5年进行一次TCT检查联合HPV检查检查。
?肺癌
专家建议那些吸烟或处于大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及从事钻井、采煤等高危行业而处于肺癌高危风险的人进行肺癌检测和检查筛查是指做年度低剂量的CT胸部扫描(LDCT)。
?前列腺癌
男性朋友如果决定进行检查,应该先做一个有或没有直肠检查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项目检查。多长时间检测一次将取决于您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准。
?食管癌筛查
食管癌是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现在初步形成了一个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筛查方案,但该方案定位在高发区、高危人群中开展,因此长期效果尚需观察。
?胃癌筛查
胃癌筛查推荐使用两种方案,一是开展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初筛,阳性者进入胃镜检查;二是直接开展胃镜检查并根据筛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方案。
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肝癌筛查
对于肝癌高发区的筛查,早期指南推荐的是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作为初筛。目前成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初筛阳性者的后续转诊检查手段,并根据不同结果对筛查对象进行分流。
?鼻咽癌筛查
中国南方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发病因素主要为遗传易感性、EB病毒感染、环境危险因素(比如嗜食咸鱼、腌肉腌菜等腌制食品、吸烟等)。检测EB病毒的血清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检出处于临床前期的早期鼻咽癌。
由于,每个肿瘤标记物增高意义不尽相同,而且临床复杂情况,绝不是“AFP就是肝癌、CA就是卵巢癌、CA就是乳腺癌、PSA就是前列腺癌、CA就是胰腺癌”这么简单。此外也不推荐使用包括PET-CT在内的高端影像设备,因为它会带来不必要的大量辐射,甚至于刚接受完检查的人士需要尽可能避免孕妇与婴幼儿,而且对非高危人群来说检出率极低,可以说是未必有益但肯定有害的一项检查。
要做到全面而专业的癌症筛查,你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规范的肿瘤体检包括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预防癌症所做的检查,如一位45岁以上的乙胆患者,应定期做腹部超声检查。
另一方面是筛查早期癌症,如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或HPV检查,可及时发现宫颈癌。
还有是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详细诊断和物理检查,一旦发现早期癌症信号后,应及时规范治疗,以防恶化发展和死亡。
部分文章内容源自:有槽
「推荐阅读」
儿童用药常识及禁忌大全,给孩子一个更安全的童年!
年年体检都正常为何还是得了癌?嘉医生为你送上防癌体检攻略!
糖尿病人被误诊误治死亡,涉事医生被罚!医学检验帮您有效规避误诊风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