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常見的腫瘤之一,也是嚴重威脅人民健康與生命的疾病之一。我國每年約有20.9萬人死於食管癌。食管癌的治療結果因病期的早晚相差非常懸殊,以手術治療為例,早期癌5年生存率90%左右,而中晚期癌5年生存率降到20%~30%。那癌症的康復治療應該選擇中醫還是西醫呢?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有優勢。不過,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中醫在抗癌的領域的貢獻。
中醫在祛邪抗癌的同時,比較注重顧護正氣,調養胃氣,能做到攻邪而不傷正,養正而不助邪,並可攻補兼施。特別是對中晚期或虛弱的患者,中醫的扶正培本治療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全身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延長生存期。
一、痰氣交阻
證候特點:吞咽梗阻,胸膈滿悶或疼痛,噯氣或嘔吐,口幹咽燥,大便艱澀,形體日漸消瘦,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沉細而滑。
治法:開鬱化痰,潤燥降氣
代表方劑:啟膈散加味——丹參30g,郁金15g,砂仁15g,沙參12g,浙貝母15g,茯苓15g,荷葉蒂10g,杵頭糠15g、瓜蔞15g,半夏12g,生半夏12g,天南星10g,麥冬、玄參、天花粉各20g。每日1劑,水煎服。
二、津虧熱結
證候特點:吞咽梗塞而痛,固體食物難入,湯水可下,日漸消瘦,口幹咽燥,大便幹結,五心煩熱,舌質紅幹,或帶裂紋,脈弦細數。治法:滋養津液,泄熱散結。
代表方劑:沙參麥冬湯加味——沙參30g,麥冬15g,玉竹15g,桑葉12g,天花粉20g,扁豆15g,甘草6g,玄參20g,生地黃30g,石斛15g,梔子12g,黃連6g,黃岑10g,每日1劑,水煎服。
三、淤血內結
證候特點:吞咽梗阻,胸骨後或見圖下疼痛,泛吐黏痰,面色晦暗,形體消瘦,膚肌甲錯,舌質暗有瘀斑,苔膩,脈沉澀。治法:破結化瘀,滋陰養血。
代表方劑:通幽湯加味——桃仁10g,紅花15g,當歸20g,生地黃、熟地黃各15g,青果12g,升麻9g,乳香6g,沒藥6g,丹參30g,赤芍15g,三七10g,三棱15g,莪術15g,海藻15g,昆布12g,瓜蔞15g,浙貝母10g,玄參30g,沙參20g,麥冬12g,白芍15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
四、氣虛陽微
證候特點:吞咽梗阻,飲食不下,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形寒氣短,面浮足腫,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弱。代表方劑:益氣養血,溫陽開結。
代表方劑:當歸補血湯合桂枝人參湯加減——黃芪30g,當歸10g,幹薑10g,黨參20g,白術10g,熟地黃15g,白芍15g,桂枝10g,半夏10g,急性子10g,每日1劑,水煎服。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
《癌症中醫特色治療與調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