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防癌”成为了人人都关心的话题,但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将“致癌分子“挡在我们的身体外呢?
癌症最爱的饮食守则
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本行走的菜谱,麻辣、香辣、爆炒、油炸、油焖、酱爆、椒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但你知道吗?吃不对可能引发30多种癌症,其中有7种与中国人关系最为密切。你每天吃的不是家常菜.很可能是致癌物。
7种癌从口入
中国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金句。美食当前.你是否犯了大多数人都中招的健康大忌?专家提醒你最容易从口入的7种癌症。
胰腺癌——过多摄入糖、甜饮料、果酱
瑞典科学家曾对8万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过多摄入糖、甜饮料、果酱等食物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损,成为诱发胰腺癌的潜在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最好不超过25克。
肠癌——吃菜少吃肉多
现代人吃肉太多,吃菜太少,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长期便秘,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有害物质,诱发肠癌。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克杂粮。
口腔癌——烟酒不离口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肺癌——高温烹调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的油烟,再加上很多厨房通风不佳,人体吸八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建议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
胃癌——爱吃腌制食物
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这一物质具有毒性,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
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增加癌变风险。建议少吃腌制食品,不要食用腌制时间不足1个月的蔬菜。
食道癌——喜欢趁热吃
“趁热吃”并不是好事,喜欢吃烫食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
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C以下为最佳。
乳腺癌——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建议女性每天吃肉不超二两,并保证吃够l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肝癌——食物受潮霉变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它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建议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如果吃到发苦霉变的坚果,应该赶紧吐掉,马上漱口。
牢记6个字把癌症挡在门牙外据统计,一个突变细胞生长为恶性肿瘤所经历的时间,平均超过30年。也许在不经意间,你的一个微小的生活习惯正在促使着癌细胞的形成。何裕民教授表示,生活中防癌要记住六个字:“粗、淡、杂、少、烂、素”,从小习惯入手,也许就能真的防止“癌从口入”。
粗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食物中缺乏植物纤维是近年来癌症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纤维具有“清洗肠道”的功能,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的时间,减少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粗粮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硒是一种抗癌物质,能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1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两次。
2粗细搭配可互补研究发现,饮食搭配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适宜。从营养学上讲,与其单独吃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肉、蛋则是粗粮的最好搭档,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3粗粮不宜细做不论哪种粗粮,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比如,小米、燕麦、薏米等都适合煮粥喝。
淡低脂肪、清淡、少盐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摄入。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密切,特别是乳腺癌、大肠癌与前列腺癌。
少吃脂肪也有技巧,比如选低脂或脱脂鲜奶,以豆制品取代部分肉,把肉皮、肥肉外层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不吃,烹调时用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发布一项防癌忠告,其中,“多吃蔬菜、少吃肉”得到了防癌专家的广泛认可。专家建议,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克以内,每周只吃2—4次。
另外,食盐和盐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边的“隐形盐”。比如,超市食品中,薯片、泡面含盐量最高。在外就餐时,含盐量高的菜也让你“防不胜防”,尤其是北方人爱吃的红烧菜、炖菜、老鸭汤等。
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目前已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结直肠癌,并减少乳腺癌、食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科学项目经理蕾切尔·汤普森博士推荐了几种最有效的防癌蔬果: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几率;草莓、洋葱、大蒜中都含抑制肿瘤生长的成分。
美国农业部、美国癌症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院联合建议,6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果(1份蔬菜约为克,水果约为克),6岁—13岁之间儿童及女性每天要吃7份蔬果,13岁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果。
杂食谱宜杂、广其实,预防肿瘤,并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也不需要名贵药材,关键在于平衡饮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忌燥热及过分寒凉食物。只要配合得好,红黄白绿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药”。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护人们不得癌症。虽然有许多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酚、黄酮类等,对抗癌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只是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食谱有2/3以上的食物来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
少食物摄入应有节制食物摄入总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应有所节制。日本东京一研究成果指出,吃得太饱,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饮暴食的同时,如果还酗酒、吸烟,那更给身体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都与此有关。
做到只吃“八分饱”,不妨尝试以下几招: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
烂尽量煮烂、煮熟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免于癌细胞侵袭。尤其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以及西兰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
英国食品研究中心的苏·索森说:“从生胡萝卜中吸收的类胡萝卜素约为3%到4%,把它们煮熟或捣碎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可增加四五倍,烹饪能帮助溶解。”以西兰花为例,加热到60度最理想,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癌活性,减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胆囊癌和皮肤癌的危险。
1嫩脆蔬菜多生吃质地脆嫩可口的蔬菜不妨生吃,但一定要细细咀嚼,令抗癌物质充分释放。
2适当加热促吸收深绿色和橙黄色蔬菜适当加热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特别是那些质地较为结实的蔬菜,生吃时其中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难以充分释放出来。
3避免浸泡太久损细胞洗的时候不要浸泡太久,避免造成细胞损伤。
4短时加热保脆嫩切好之后马上下锅烹调。加热烹调时,尽量选择短时间加热的方法,断生之后马上盛出,保持蔬菜的脆嫩感。
5蒸、炒保存抗癌物蒸、炒的方法传热效率高,而且不会让活性成分损失于水中,比煮的方法能保存更多的抗癌物质。
“癌”字有三口,如果不注意饮食,吃下去的很可能成为藏在体内的健康炸弹。放下手中的筷子,跟着这份饮食指南享受健康美食吧!
长沙珂信康复俱乐部
联系-84820
北京市中医白癜风医院白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