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春季如何调养
王三虎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几乎是常见的慢性病了。“谈癌色变”已经渐去渐远,带瘤生存的群体越来越大。在这春风和煦,欣欣向荣的季节里,肿瘤患者的养生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调情志《黄帝内经》特别重视根据季节气象来调节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情志。在春回大地,万物萌生之时,尤其重要的是情志的调节。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也就是人要与大自然相统一,不辜负这万象更新,蓬勃向上的美妙时光。睡得稍微晚一点,但要拂晓即起,在庭院、在公园、在田野小道,精神放松,敞开胸襟,四处随意走动,感受春的气息,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明媚春光,舒缓情志,展望美好未来,培植正能量。还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养成关爱大爱之心,慈悲为怀,与万物和平共处。不杀生,要放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药比贪心不足好。对于疾病,要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过好每一天,还要为今年取得阶段性胜利打好基础。这才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样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有效地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次重起居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也是造成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春天风多、风大、风速快,气候变化无常,所以,防风很重要。中医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表现在春季之时重点是避风。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成问题,实际上是个大问题。“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老人小孩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关闭门窗,防止“门缝风”。盖好被褥,防止漏肩风。出门养成摩挲前额以使毛孔关闭的防风习惯。还要注意保暖,顾护阳气,所谓“春夏养阳”。春季的天气比较阴晴不定,柳州往往是阴雨连绵,南风天经常出现,这样的天气往往会让病人感到身体不舒服,尤其癌症患者。所以要注意关闭门窗。室内最好用空调抽湿,保持空气干燥。一旦天气好转,湿气减少时,应该及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
重视衣着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所以衣着很重要。民间的“春捂”就有针对这个气候特点,防止风寒乘虚而入之意。春天阳气渐生,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日温差较大,此时着装应当宽松舒展、柔软保暖,利于阳气生发。但春捂,并不是捂的严严实实,而是“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春捂也有个持续时间和方法,“递减”方法,值得注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
注意饮食常言说“病从口入”,对于肿瘤患者,特别要注意饮食。既不能什么都不敢吃,也不要百无禁忌。最好的饮食习惯就是适量、均衡、容易消化的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这也是“春夏养阳”的一个方面。春困的基本病因为脾虚湿困。这是由于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要补脾。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薏米等,能慢慢缓解。在春季,饮用花茶比较好。花茶清香爽口,蜂房浓郁,不仅可以醒脑提神,缓解春困,也有散发冬天积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生长。玫瑰气味芬芳,带给人愉悦的感受,可调理忧郁的情绪,增加活力。另外,玫瑰花萼中含有种类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对肝与胃有调理作用。
茉莉喝茉莉花茶可以安定情绪,并且具有解除忧郁、振奋精神的功效。菊花茶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作用。
专家介绍:王三虎
王三虎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天颐堂首席中医肿瘤专家
●世界中医联合会经方肿瘤学会副会长
●年获得国际中医药联盟杰出贡献奖及终身成就奖
擅长:诊治各种肿瘤,如:淋巴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等。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治学观,提出了“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治”等新论点。共发表论文篇,主编、参编书籍30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