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季与人体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春季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粥是以谷物加大量水或高汤熬煮,谷物中所含的淀粉得到充分的糊化,营养成分都溶在水中,胃肠可充分消化吸收,且粥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食物或药物,其功效更能借着粥得到全面的发挥,进而起到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
春季煮粥主料辅料大不同
1
选择温性或平性的主料
在主料的选择方面,最好选择小米、大米、糯米、玉米等性平或性温的食物,以补益脾胃,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少选择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如绿豆、荞麦等,以免伤及人体的阳气,不利于春季人体内阴寒之气的消除。
2
甘味的辅料不可少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还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天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春季我们在煮粥时候,最好选择一些山药、大枣等甘味的辅料,待粥成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入蜂蜜、红糖等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
3
酌加健脾化湿的辅料
南方的春季雨水较多,因此,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在煮粥时还要适当加入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白扁豆、薏苡仁、赤小豆等。因此,脾虚湿盛的朋友为了防止湿邪伤身,煮粥时就应该多加这些辅料。此外还要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碍脾。
4
添加一些具有补肝作用的辅料
按照中医理论“四季各有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具有补肝的作用,而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因此,视力的好坏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朋友不妨经常喝点猪肝粥。
但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高血脂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煮粥需注意
煮粥不可加碱
首先,碱是多数维生素的大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维生素都非常怕碱。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损失就更为惨重。谷物里的B族维生素较为丰富,但是在熬粥的时候加了碱,又长时间地熬,往往会把其中的维生素B1和B2赶尽杀绝。
其次,豆类(红豆、绿豆)除了富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加免疫力,延缓衰老。若在这些豆粥里面加碱,不仅维生素会损失,其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也会改变其结构,从而失去保健作用。
此外,加碱还会加强淀粉的糊化作用,让血糖更高更快,对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不利。最后,煮粥加碱的量往往不好控制,如果碱加多了,粥还会有碱味和滑溜感,破坏了谷物天然的香味。
注意喝粥的正确时间和量
喝粥也有个最佳时间,一般三餐均可食用,但以晨起空腹食用最佳。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强的人,早晨喝粥尤为适宜。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黏滞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五谷杂粮虽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疗功效,但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如腹胀。
不宜食用太烫的粥
跟喝汤的原理是一样的,常喝太烫的粥,会刺激食道,容易损伤食道黏膜,引起食道发炎,造成黏膜坏死,时间长了,可能会诱发食道癌。
山药枸杞粥
做法
山药克,洗净去皮,切成块状。白米30克,淘洗干净,枸杞30克,先下山药熬粥,待粥约七分熟时,加入枸杞,再焖透即成。枸杞补血明目,山药可促进食欲、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及免疫力。
芝麻核桃粥
做法
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克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肾功能失调引起的容颜受损可服用“芝麻核桃粥”。
银杞菊花粥
做法
银耳、菊花各10克,糯米60克。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主治肝主藏血,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对肝脏失调者,中医提倡食用“银杞菊花粥”。
红枣茯苓粥
做法
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克。将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障碍者应服用“红枣茯苓粥”。
桂圆莲子糯米粥
做法
心气虚、心血亏少者可将圆肉、莲子肉各30克,糯米克,加水烧沸后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即可。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
百合粥
做法
百合4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代早餐食。肺功能失常者需要补肺气、养肺阴,可食用“百合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