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是由一膳·石榴君编辑并发布)
今天一膳石榴君来(噶大家人)介绍认真吃饭的重要性!!!
△△△
一个人更能专注食物本身
吃饭应该是一件轻松美好的事情,和一帮人坐在桌边,是一种温暖犒赏,但一个人吃饭,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虽孤独,但更走心,一蔬一饭,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即便是一人食,也不辜负时光。
网络上有一份流传甚广的「孤独指数测试」
第一级:一个人去逛超市
第二级:一个人去餐厅吃饭
第三级:一个人去喝咖啡
第四级:一个人看电影
第五级:一个人吃火锅
第六级:一个人去KTV
第七级:一个人看海
第八级:一个人去游乐园
第九级:一个人搬家
第十级:一个人去做手术
原来,你孤独与否,是以是否“一个人”来决定的。可是,一个人吃饭,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一人食”未必是单身的状态,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遇到要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一人食”并不代表孤独或格格不入,它教会你在这个纷扰繁杂的社会中留给自己一点专注的时光。
有一种新式餐厅,一个单间只有一位食客,没有电视,放下手机,保持良好坐姿,使食客以最健康的方式,最大程度专注于食物本身,品尝其中的美味。据研究表明,不恰当的吃饭姿势、不专注地吃饭、吃饭玩手机等不良习惯会影响人们的食欲和健康,从而无法享受食物带来的全部美味。
包括近几年的热门日剧,从《无法恋爱的理由》,到《不结婚》,再到《最完美的离婚》,”一个人“现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同身受。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惊叹于日本的结婚率之低与退休后离婚率之高。并且在未来,单身的日本人退休后搬进老年公寓独自生活,与同龄的老人保持独立、互不干涉的关系,也可能会成为现实。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当成熟的北欧国家,“独居时代”已经来临。
还记得电影《千与千寻》中,印象最深的是千寻和无脸男坐在一辆在河流中行驶的公交车上,音乐缓缓地流动,一路上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人生就像一辆开往死亡的公车,亲人、朋友、爱人,只是生命当中的过客。到最后,终究要一个人走完。一个人开始,一个人结束。这样一想,似乎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一个人吃饭,不用刻意攀附迎合,不要将就地对付自己。即使是一碗泡面,加个鸡蛋,加个香肠,也是法式大餐般的隆重和美味。
而且根据调查显示手机每平方厘米就驻扎了12万个细菌,也就是说整部手机至少有上百万个细菌,这个数字足以“媲美”马桶坐垫上的细菌了。
扎心了,老铁。吃饭手机不离身的你,现在请自行脑补一下自己一边吃饭一边把玩马桶垫的场景。。。。。。反正石榴君是再也不敢边吃饭玩手机了!
一个人如何对待食物,往往就会怎样对待别人。对食物保持最大的敬意和专注,自然也会得到不一样的美食体验。所以石榴君建议,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和任何电子设备,好好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温暖脾胃的同时也让食物的香味扫去工作之余的疲劳,在难得的慢生活片刻中做一个热爱美食的人。
两个人才能感受到的食物美味
知道这么多年为什么你还是单身吗?因为你不会做饭!!!
据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女生认为会做饭的男人魅力难挡、会顾家!并且会以此作为自己择偶的条件之一。
也就是说,会做饭的男人更容易脱单!会做饭的男人更容易脱单!会做饭的男人更容易脱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胖子男。又胖又屌丝。后来有一天他喜欢上一个女神,得知女神是一个大吃货的时候,一言不合就给女神做便当和甜点。在他的套路下女神被他养成了一个女胖子并且吓跑了一众追求者,于是他们就在一起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胖子男后来征服了女神的胃,女神也看到了他赘肉下藏着一颗真诚的心,所以他们幸福地在一起了。现在他们每周都会抽空一起用心做一顿饭,在美食中享受两人世界。
一个人会最大程度专注到食物本身,两个人会在食物上得到更棒的体验和收获。特别是两个人一起用心做出来的饭菜,即便可能在卖相上差强人意,但是因为倾注了彼此的爱意,所以吃起来的食物会更香,更有味道!
有道是,要留住他/她的心,先留住他/她的胃。爱一个人,就跟他/她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吧。厨房热腾腾的,心里才会暖烘烘的。做什么呢?家常的味道!
又有人曾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如果你爱一个人,最好的告白是为Ta做一顿饭,用各种煎、炸、炒、蒸、煮、冷、热、酸、甜、咸诉说你的宠溺与柔情。
每个人的“味道”都不同,有时不同的是味道本身,有时却是味道背后的故事。食物和你的恋人一样,唯有真实的食物,用心烹饪,才有齿间留香的余味。真实、平凡、带有一点点神奇,并感动人心。
所以石榴君建议,想要脱单的(男同胞/女同胞们)可以先从做饭学起!而想要培养感情的情侣可以定期一起用心做一顿饭,在食物的世界里培养爱意,增加情趣!不说了我马上要去新东方报名学做饭了!
人生中重要的美味
有一种心爱并不复杂;有一种牵挂并不浮夸,有一种相伴并不喧闹;有一种味道直达心底,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也许在上学的路上,也许在下班的途中,其实我们不止依恋的是那个味道,那个人,才是我们暖心的最初。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和家里人坐下来认真吃一顿饭呢?
我记得上次和家人坐下来好好吃一份顿饭,已是半年以前的事情了。在外工作辗转这些年,大大小小、出名的或不知名的中餐、西餐、美食都尝过不少,可最后发现自己最眷恋的,却是妈妈手下最简素却也最好吃的饭菜。
走遍千山万水,才明白,世界上独一无二也无法取代的美味,叫做妈妈的味道。因为她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口味和喜好,所以她做出来的饭菜,最用心却也最贴心。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饭桌前面,带着感恩的心情品尝着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在有说有笑中享受厨房里的时光。
食物,是植入味蕾的亲情,我们渴望的,不过是下班之余,能够尝到那熟悉的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那一刻,不仅是味觉的反应,是食物也是故乡的召唤,记忆的载体,以及亲情的具象化。
石榴君想世界上最幸福的场景、最美好的味道莫过于此了。我觉得,趁现在有时间多尝尝、也多夸夸妈妈的味道吧。美食佳肴不等于美味,但美味却是妈妈亲手为你做的饭菜。她不是最好的厨师,却是最适合你的厨师。
我喜欢妈妈做的饭菜。即使只是一碗青菜汤,那也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家的味道。--石榴君
人多吃饭香
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多一起吃饭更香。一群人吃一道菜,和一个人面对一道菜,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在国外最近流行一种社交方式,叫拼食社交,有些上班族他们总是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吃完饭以后又要一个人刷锅洗碗,这样会觉得非常孤独,非常不舒服。所以人们就在网络上进行注册登记,寻找住在附近的人,大家相约着一起到一个人的家里边去共进晚餐,当然这过程还包括一起买菜,一起烹饪,一起商量菜谱,晚餐之后可能还会有点聊天,这样不知不觉当中不光愉快地吃了一顿饭,而且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会聊很多有趣的话题,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也有些人因为这种模式找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朋友。
而食物本身是一种载体,带来分享和交流。我们与身边的人之间的沟通是需要场景的,在共享美食这个场景之下,我们会产生较为轻松、顺畅的交流,从而建立彼此的感情认同。所以饮食之道,它也是事业之道。这也就是很多中国人喜欢在饭局上谈生意,却很少在办公室决定重要大事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种体会:在办公室里,在会议桌上,谈某一个问题会谈得特别得紧巴、特别不顺畅,但是如果转移到了餐桌上,转移到共享美食的背景之下,唉,一下子大家心态放松了,然后沟通交流就会变得顺畅了,有些问题也很容易就解决了。
星巴克就提出一个理念嘛,要在家和办公室之间给你提供第三种社交的场所。其实在这种咖啡厅的场景之下,人们的交流也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个共享食物饮品的过程都会改善人们的心情,改善人们的交流方式。
所以,石榴君建议,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味觉上,一群人聚餐不仅会增进感情,也会在美食的分享中得到更加不一样的体验哦!谈生意的话也可以和客户约到餐厅,在一种更柔和的氛围中有助于事半功倍。(在此石榴君想插入一条广告,在之前我们一膳Family介绍过的韩上楼,它环境优美,食物可口,美味的菜式和氛围,适合家庭聚餐,还有哟~~~据说在这里吃过饭的都脱单了!!!情侣的增进感情了!!!谈生意的都成功了!!!)
吃饭的正确姿势
在我们的饮食习惯里是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饮食误区的。下面石榴君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究竟怎么吃饭才是正确的。
最佳姿势:端坐吃饭
在所有进食姿势当中,最科学的是坐式,而且是端坐的方式。
何谓端坐?也就是说,上身与大腿所成的角度应大于90度。这样人的腹部才不会受压,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虽说站着吃饭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吃饭毕竟是一种享受,站着未免有些累,影响对美食的品尝。
错误示范:低坐/蹲着吃饭
有人喜欢坐矮凳或蹲着吃饭,这样不符合养生之道。
低坐或蹲着吃饭时,胃部容易受挤压,并且由于下肢的弯曲,血液循环受阻,向胃部供血的过程受阻,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也受到影响,易引发消化道疾病。
再说,蹲着吃饭腿容易疲劳,在疲劳状态下就很难做到细嚼慢咽,吃饭速度往往较快。吃得太快,食物在口腔里停留时间短,未经细嚼慢咽,来不及与唾液充分混合,吞咽下去后必然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胃溃疡等疾病。
日常饮食的常见误区
下面石榴君提醒大家饭桌上的几大禁忌,每一件都关乎健康大事哟。
1、趁热吃
“菜来了,趁热吃!”这是饭桌上常听到的一句话。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但长期过热饮食却会诱发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
我们的食道壁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反复如此,可能引起质的变化,发展为肿瘤。
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在40℃左右。
2、边看电视边吃饭
吃饭时不忘开着电视,是很多家庭的习惯,看似小事却对健康存在威胁。
有调查指出,美国人更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饭,一般“电视节目结束就不吃了”,而法国人多选择“吃饱了,我就不吃了”,习惯的差异使同样爱吃奶酪、甜点等高热量食物的法国人,超重比例还不足美国人的一半。
吃饭时注意力要集中,最好关掉电视等干扰物,这也有利于咀嚼充分,便于控制体重,避开患慢性病的风险。
3、一刻离不开手机
很多人习惯手机不离身,吃饭时也是如此,常常饭送进口里,眼睛还盯着手机,吃的是什么都没察觉。
有研究发现,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
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4、含胸驼背坐着
吃饭时身体往往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这种姿势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食物消化。
还有人习惯蹲着吃饭、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吃饭,这时腹部受挤压,不利于消化道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病。
建议吃饭时也要挺直腰背,给腹部充足的空间。
5、狼吞虎咽
如果不经咀嚼,大脑还没提醒胃肠做好接收食物的准备,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了,容易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而且,也不利于掌握食量,很可能造成肥胖。
建议每顿饭至少吃15分钟,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一口饭咀嚼20次以上。
6、饭后抽根烟
人们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很多人饭还没吃完,烟就先点上了。但多项医学研究表明,饭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危害甚至比平时吸烟大10倍。
进食后,消化系统运转起来,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张开,此时吸烟,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能力加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
由此看来,正确的吃饭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总之,不管是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的场合,我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最大程度享受到食物带来的体验和美味。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管你去到那里,面对着什么样的食物和氛围,唯有保持着对食物本身最大的敬意和最纯粹的靠近,你会明白寻觅已久的美食味道其实就在眼前。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