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医院带您了解食管癌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食管癌的高发区?

首先是储存用具边的霉菌,和在不当储存条件下霉变的主食。除了主食外,这里的人们习惯吃一种在水中腌制发酵的蔬菜,水面上往往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色霉菌。在夏季,人们还会将发酵的蔬菜汁水当作饮料饮用。这样的腌制食物会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另外,居民大部分在枯井和水塘取水,这些水多数来自于雨水,混合着生活垃圾和农业肥料,本来就不干净,之后还要储存在家里的水缸一段时间再饮用。因此除了食物外,饮水中也存在着高浓度的亚硝酸盐。

除了霉变的食物外,饮食结构的单一、营养素的缺乏,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居民的食谱非常简单,一锅掺杂着一点蔬菜的小米粥,在炉子上煮上几个小时,便是一顿饭的全部。大部分的能量来源就是谷物,蔬菜水果摄入很少,能量来源只有不到1%来自于动物产品......

总之,引起食管癌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些可能是主导因素,有些可能是促进因素,也有些或许只是一些相关现象,病因尚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5月6日,长医院普通外科三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慧青走进长治综合广播直播间,交流并解答了听众咨询的有关食管癌方面的问题。

张慧青,长医院普通外科三病区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就读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从医2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特别是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先后发表1篇SCI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5篇省级论文。曾参与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年主持省级课题一项。现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山西省医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MDT学组秘书,山西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上消化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治市普外微创质量控制部副主任,山西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专业长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秘书等职务。

张慧青医生坐诊时间:

周四全天

哪些疾病容易变为食管癌?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目前普遍认为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溃疡、食管憩室、食管乳头状瘤、食管息肉、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瘢痕性狭窄是食管癌的癌前疾病,及时防治这些疾病,对防治食管癌有十分重要意义。

1.慢性食管炎主要症状为烧心、胸骨后疼痛。分为两种:1.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长期烟酒、过热食物、粗糙食物等刺激和维生素缺乏而引起。2.反流性食管炎,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

2.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粘膜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现象,由正常的淡红色变成桔红色的粘膜。症状主要由胃食管反流及其伴随的病变引起。主要是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上腹痛。

3.食管裂孔疝食管通过膈肌的孔扩大时,胃的一部分就会通过这个孔进入到胸腔內,这就是食管裂孔疝。由于经常反酸,酸对食管粘膜的慢性损伤,容易诱发食管癌

4.食管溃疡:深达食管粘膜下层直至肌层的炎性坏死性病变。主要表现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恶心、咽下困难等,疼痛常发生于进食时,可放射至肩胛区、左胸部,或颈部,可并发出血、穿孔、狭窄等,因食管壁薄、粘膜下血管丰富出血、穿孔风险较胃、十二指肠溃疡更高。慢性食管溃疡久治不愈可发生癌变。

5.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覆盖有上皮的盲袋。由于憩室部食物排空减慢,残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内或憩室口发生慢性炎症、溃疡,长期慢性炎症而发生癌变。

6.食管息肉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生长缓慢,大的息肉可发生溃疡、出血、堵塞食管腔或发生恶变。

7.食管乳头状瘤有恶变可能,为食管癌的癌前疾病,应积极治疗。

8.食管粘膜白斑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是局部刺激(如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等)和某种营养物质缺乏引起。大多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但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表面粗糙、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应取活检排除癌变。病变扩大者,尤其发生异型增生者,可在内镜下行局部切除或电灼治疗。

9.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由于食物长期潴留在食管内,可发生慢性炎症而恶变。

10.食管瘢痕性狭窄指各种原因造成食管瘢痕组织形成,导致食管腔狭窄,食物通过困难。

胃癌的病因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亚洲、拉丁美洲和中欧、东欧胃癌发病率仍很高,但西方欧洲国家明显下降,可能与低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不过近年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发病率上升。

病因:

胃的良性慢性病:

1.胃溃疡:长期得不到规律治疗可癌变,

2.胃息肉:炎性增生性息肉,多与发生于胃窦部的慢性胃炎或溃疡并存;腺瘤性息肉演变为胃癌率为10%左右,特别是直径超过2CM患者。

3.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可以癌变

4.胃切除术后残胃:术后5-20年可以癌变,但多以20-25年为多。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最常见病因,其诱发的慢性炎症与各种因素共同作用,重复损害修复过程,导致细胞增殖、凋亡和抑癌基因变化,最终形成炎症相关癌症。一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先发生胃萎缩,然后肠化生,再增生异常,最终形成腺癌。无增生异常或肿瘤改变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能预防胃癌不清楚。EBV也与胃癌相关,80%胃癌恶性细胞中可见EBV,正常上皮细胞中无,EBV如何导致癌症仍不清楚。

环境因素也影响胃癌发生,蔬菜水果摄入少、高盐、硝酸盐、腌制食品、吸烟、肥胖等增加胃癌风险。

什么情况下得引起重视,可能是得了胃癌?

胃癌是我国的高发疾病,全球一半的患者在中国。年癌症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超过80%的患者被确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30%!胃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遗传、精神状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的早期信号仅仅是普通胃病的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极易被人们忽略,所以,当身体出现以下这5个信号时,要引起高度警惕!

1.明显消瘦、贫血。但凡超过四十岁的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的人,在短期内出现了食欲骤减、不喜欢甚至讨厌肉类食物、呕吐隔宿食或者暗红色的食物、营养不好、疲劳困乏、全身无力、明显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另外,药物治疗的效果没有以前好了,这很有可能就是病情恶变的信号。

 

2.嗳气、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3.无法解释的黑便。一般情况下,在吃了大量的猪、鸡、羊等动物血或是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才会排出黑便。倘若患有溃疡的人排出了黑便却没有办法去解释什么原因,或者在化验大便的时候持续有血,这就尤其需要提高警惕了,应该进一步地去检查清楚,这有很大可能就是病情恶变的信号。

4.出现固定的包块。一些患有胃溃疡的人,在他们心窝这个部位,可以摸到有包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光滑,另外,包块会迅速地增大,在按压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包块越来越大的时候,呕吐的症状也会跟着不断的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病情发生了恶变。

 

5.疼痛性质的改变。规律性疼痛是溃疡病的特点之一。胃溃疡是饱餐痛,疼痛在吃完饭后的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出现,等到吃下一顿饭之前,已经不会感觉到疼痛了。十二指肠溃疡则是饥饿痛,也就是空腹痛,大多数的情况下,疼痛都是在吃完饭之后的三到四个小时出现的,会持续到吃下一顿,吃过东西后,可以让疼痛减轻或者完全消失,个别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万一胃溃疡疼痛的性质有所改变,变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是疼痛有所减轻了,在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否有可能发生了癌变,医院做检查。

如何预防胃癌?

1.心情舒畅。调查表明,家庭失睦、劳逸失调、精神紧张等,都会造成大脑皮层与内脏功能的失调,从而成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基础,这与中医“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忧伤思虑则伤脾”是一致的。所以精神调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平日要保持情绪乐观,心情开朗舒畅。

2.劳逸结合。适量的运动可以使血脉流通,加强胃肠的运动功能,帮助食物消化。运动的形式以散步和打太极拳为好。但不可过劳,避免运动过量和大汗淋漓,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不适合于胃病患者。对较重的胃病患者饭后卧床休息一会为好,时间可为30分钟到一小时。卧床的姿势应以略微弯曲的侧卧,一般以右侧卧位为好。当然,有胃食管反流或饭后卧床出现不适症状者,不可强求卧床,可于饭后静坐一会再活动。

3.戒除烟酒。每日吸烟20支以上的人,有40%会得胃窦炎;每日吸烟10支的人,20%-30%会得胃窦炎。而酒对胃黏膜的伤害比烟还大,长期每日喝烈性酒-ml的人,胃窦炎发病率高达60%。因而戒除烟酒是十分有必要的。

4.忌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饭前、饭后大量饮用,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饮用过浓、过量,会使心跳加快,兴奋不安、失眠,影响胃病患者尤其合并有神经衰弱者休息和恢复体力。咖啡因能刺激胃酸分泌,有溃疡病的患者饮用能引起溃疡病加重,出现疼痛、出血,甚至有危险。茶中含有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等结合,影响三者的吸收,严重者可引起贫血。

5.忌生冷、油腻。水果可以吃,但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气候季节决定,水果宜榨汁加热喝,或蒸熟吃。一般胃病患者,鸡鸭鱼肉可以吃,提倡清炖,忌煎炸熏烤。

6.忌辛辣食物。辣椒对胃黏膜损害较厉害,有些人将大蒜当作胃肠道杀菌剂或防癌佳品,但生大蒜吃的过多也可造成急性胃黏膜的糜烂。

7.忌空腹喝牛奶,酸奶。必须吃早餐,睡前不加餐。酸奶虽好,但不适合所有人,胃酸患者请尽量避免。

8.食物要软,避免坚硬。提倡食用米粥、细面条、鸡蛋羹、易消化的蔬菜等;不宜食用玉米、花生米、硬米饭、烙饼、包子、饺子、粽子、月饼、汤圆、红薯、甜食、韭菜、芹菜、蒜苗、西红柿等。不吃烫食、熏食;酱菜咸菜。

9.注意保暖。胃紧贴腹壁,若腹部受寒,可反射性刺激胃及血管收缩,加重胃功能紊乱。在季节交替的冬春和秋冬之交,胃病患者更应该注意保暖。

10.饮食规律,饥饱有度。忌暴饮暴食,减少在外用餐时间。

11.忌服自行乱服药物。有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激素、抗生素等药,常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引起胃病发生。若必须赴上述药品,尽量在饭后。

12.定期复查。对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要定期做胃镜及病理复查:一般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复查1次,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复查一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

胃癌患者术后饮食调养

必须主要以清淡为宜,应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且易消化,可吃些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瘦肉类以及豆腐、豆浆、鲜嫩的蔬菜和成熟的水果等。胃癌患者的饮食大有讲究,应注意术后在饮食上的禁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忌食生冷、过热、粗硬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胡椒、芥末等;

(3)严禁饮烈性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4)避免过油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物;

(5)不宜食用粗杂粮、干豆、硬果、粗纤维含量多的蔬菜(笋、芹菜等)、辛辣刺激以及产气食物(如萝卜、蒜苗、白薯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食物并不是绝对完全不可以吃,只是需要考虑量和个人对这些食物的承受力问题。

(6)不能吃不易消化和过黏的食物,如粽子、年糕、凉糕、黏豆包等。

(7)禁食霉变或腐烂变质的食物;

(8)禁忌高盐饮食;

(9)少吃或不吃熏烤及过度腌制的食物;

(10)要留心记下经常引起感觉不适的食物,该忌口的必须忌口。

患者出院后,在饮食其他方面也不用太过禁忌,正餐可恢复与家人一起进食,进食量一般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若有饱感、腹胀、腹泻、头晕、心悸等症状则应停止进食,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总之,患者术后的进食会受到限制,最重要的是在了解自己身体变化的基础上,不要过分恐慌,保持精神愉悦,尽情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

FM94.9长治综合广播

《医院》节目预告:

长治医院

5月7日(星期二),主讲人:长治医院肺病老年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张晨光。

张晨光,男,副主任中医师,年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现任长治医院肺病老年病科主任。曾于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学科进修一年。工作中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中西医并重,形成了自己相应的临床观点和经验。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中医治疗,熟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老年腰腿痛等疾病的辩证论治,并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外治疗法进行了许多实践,尤其是穴位贴敷治疗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参与节目的方式:

收听频点:FM94.9、AM首播时间:上午9:30—10:30重播时间:晚上21:00—22:00

健康

可以添加







































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金霉素软膏消脂肪粒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changsteel.com/jbzd/4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