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6223398.html
医学从未止步,循证探索真相。循证的逻辑美学帮助我们找寻前辈的足迹,独立思考的光指引我们前进的路。
■EBM·循证医学
放疗是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常用治疗方法。除Pearson外,年之前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试验很少,1年生存率从15%到30%不等,而5年生存率约为5%。不能手术的食管癌在早期的临床研究中,鲜有研究者尝试将化疗与放疗相联合。仅有少数的几个研究报道了博来霉素可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但未证实其对生存率的影响。而且,博来霉素的参与导致了更高的肺纤维化、纵隔坏死等治疗毒性,所以之后便不再鼓励进一步引入到临床。用于联合放疗的其他化疗药物(如,甲基肼等)也未显示去更好的疗效,亦没有发表过相关的随机临床研究。直到年才改变了这种状况,Soussel将他们的研究发表在《OuestMed》上。这是一项回顾性的研究,试验分为两组,单独放疗组(例)和新辅助化疗组(例)。单独放疗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3%,4%和2.5%,而在甲氨蝶呤(MTX)联合放疗组分别为33.5%,9%和5%,化疗并未显著提高食管癌的生存率。即使时至今日,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尽管包括手术、放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等治疗方法和模式不断在临床尝试,但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依然差强人意。我们试图从当前食管癌的治疗模式入手,检索相关文献,完成一次食管癌循证医学整理,探求食管癌最佳的治疗模式。01诱导化疗+放疗vs单纯放疗年由Roussel主导的EORTC胃肠道外科协作小组开始了一项随机临床研究,试验的目的是将MTX作为诱导化疗加入放疗观察其对不能手术切除食管癌疗效的影响,年结果发表在《RecentResultsCancerResearch》。EORTCTrail该研究入组病例特征: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食管鳞癌、75岁以下无第二原发肿瘤及基础疾病、患者体重减轻小于25%;排除标准:食管气管瘘、支气管侵犯(受压或水肿)、锁骨上以外淋巴结转移、内脏转移。至年间入组的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诱导化疗组(MTX+RT)和单纯放疗组(RT)。两组放疗方案相同:淋巴引流区40.50Gy,肿瘤局部推量56.25Gy,分割剂量2.25Gy;上段食管癌照射范围为双侧锁骨上及上纵隔淋巴结;中下段食管癌照射腹腔及中下纵隔淋巴结;放疗在MTX诱导化疗后8-12天开始。试验最后有例患者数据可用于分析,试验期间例患者死亡。研究结果,两组3年生存率(12%vs6%,p=0.08)无显著差异,MTX+RT组有升高趋势。亚组分析中,PS评分小于70分的患者生存期较短(P=0.);体重减轻超过正常体重10%的患者生存较短(P=0.)。※不能手术切除食管癌治疗组生存率研究者认为放疗联合MTX治疗副反应可被接受,诱导化疗未显著提高不能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总生存,而PS评分和体重是重要的预后因素。02手术vs单纯放疗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通常选择放疗,而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外科手术则是常规方法,但效果不佳。随着放疗技术不断的发展,放射治疗的疗效不断提高。医院孙新东、于金明等进行了一项关于可手术食管癌采用手术与放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ChinaTrial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例可手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手术组例,放疗组例。手术组距肿瘤上下缘各5cm以上切除食管及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常规摘检≥5mm的区域淋巴结。放疗组CTV前程设野原则:胸上段食管癌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及病变下缘以下4cm,胸中段食管癌上下缘各外放4cm,胸下段食管癌包括上缘以上4cm及胃左淋巴引流区,食管处宽度5-6cm,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CTV,设3-5个照射野,常规分割,每次1.8-2.0Gy,照射50.0-50.4Gy,然后缩野(病变上下缘各外放2cm)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间隔≥6h)照射18-21Gy,总剂量为68.4-71.0Gy。结果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56.2%和34.7%,手术组分别为93.3%、61.5%和3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9%、43.7%和23.1%,放疗组分别为73.3%、39.7%和20.6%,两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可手术的食管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其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分层分析发现,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优于手术,胸下段手术优于放射治疗。病变长度≤3cm者,手术稍优于放射治疗;5cm者,放射治疗又略优于手术。03同步放化疗vs手术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在大多数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香港中国大学食管癌课题组(CURE)年在《JournalofGastrointestinalSurgery》发表了潜在可切除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对比手术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年7月到年12月,80例潜在可切除的胸中下段食道鳞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放化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放化疗组第1~42天连续输注氟尿嘧啶(mg/m2/d),在第1天和第22天给予顺铂(60mg/m2)。肿瘤病灶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50-60Gy。通过内窥镜、超声内窥镜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肿瘤反应。对于反应不完全或复发的患者,行补救性食管切除术。标准的食管切除术44例,放化疗3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6.9个月。手术死亡率为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6%。2ys-OS手术组vs放化疗组(54.5%vs58.3%),两组间早期累积生存率无差异(RR=0.89;95%CI,0.37-2.17;P=0.45)。研究结论:潜在可切除食管鳞癌标准切除术和放化疗PFS和OS相似。手术组纵膈内复发率略高,放化疗组颈部或腹部的复发率较高。04同步放化疗vs单纯放疗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治疗和单纯放疗效果有限。中位生存期少于10个月,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存活5年。CURE的研究探讨了同步放化疗与手术的疗效,结果二者生存率无差异,RTOG则旨在研究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RTOGRTOG是一项前瞻性的III期研究,年发表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杂志。放化疗组给予氟尿嘧啶+顺铂(5-Fumg/m2/dc.i.d1-4;DDP75mg/m2d1;q4w,w1,5,8,11),放疗总剂量为50Gy(区域给予cGy,局部推量cGy)。单纯放疗组放疗总剂量为64Gy(区域给予cGy,局部推量cGy)。总共例入组,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在生存率上有显著优势,所以该试验提前终止。研究结果,单纯放疗中mOS为8.9个月,放疗组mOS为12.5个月。放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10%,放化疗组为50%和38%(P0.)。联合治疗组局部复发率(P0.02)和远处复发率(P0.01)均低于对照组。放化疗组中出现严重和危及生命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和20%,而单纯放疗组这一比例为25%和3%。RTOGUpdateRTOG虽然证实了PF方案联合放疗对比单纯放疗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局控率和生存率,但代价是副作用增加。年RTOG研究的数据更新发表在JAMA。研究结果显示,5年OS放化疗联合组为26%,单纯放疗组为0%。严重的急性反应仍然是联合治疗组较高,但远期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而出现致命副反应的比例,放化疗组为10%,单纯放疗组为2%。RTOG最后的结论是:和单纯放疗比较,放化疗联合治疗(CCRT+ChT)提高了T0-3N0-1M0食管鳞癌或腺癌的总生存。05同步放化疗+手术vs单独手术上述研究告诉我们:诱导化疗加入放疗不能改善生存,手术和放疗/同步放化疗疗效相当,同步放化疗又比单纯放疗能显著的提高总生存。所以,单循逻辑我们可以认为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有着比手术和单纯放疗更重要的地位。接下来同步放化疗+手术(NCRT)的治疗模式就成为了研究者们争相探索的热点,寄希望于三种治疗方式的联合能使食管癌治疗有所突破。检索文献发现,近20年来关于研究CCRT联合手术的主要III期临床实验有8项,下面我们逐一循证。IrishTrial来自爱尔兰关于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的III期研究有两项,一项由Thomas等年发表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杂志,另一项由Bass等年发表在《EuropeanJournalofCancer》杂志。Thomas的研究共例仅包括食管腺癌患者(不包括颈段食管癌),58例给予CCRT+手术,55例则仅单纯手术,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试验组治疗方案:化疗方案(5-Fu15mg/kg/dd1-5;DDP75mg/m2d7;w1,6),放疗(40Gy/2.67Gy/15f/3w)。研究比较联合治疗组与手术组,mOS(18movs16mo,P=0.01),3ys-OS(32%vs6%),另联合组pCR率为25%。研究结论认为,对于可手术的食管腺癌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优于单纯手术。Bass的研究则包括了例食管腺癌和鳞癌患者,实验目的在于比较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MMT)与单一手术治疗的疗效,研究还比较了腺癌(AC)和鳞癌(SCC)对相同治疗方案的反应。该研究试验组方案与Thomas研究的方案相似。最终MMT和单一手术组的mOS为63.8movs23.5mo(P0.),淋巴结转移风险降低64%vs29%(P0.)。MMT组pCR率AC为25%(P=0.)、SCC为31%(P=0.)。MMT组表现出明显生存获益(其中ACP=0.;SCCP=0.01)。两项来自爱尔兰人的研究都认为食管癌可以从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中获益。MichiganTrial同样的研究由来自美国密西根州的Susan等于1年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该项研究由43个中心参与,研究对象为可切除的食管癌。给予术前放化疗或单独手术,随机研究比较两组的生存率。试验方法:例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和术前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方案为:DDP20mg/m2/dd1-5,d17-21;5-Fumg/m2/dd1-21;VLB1mg/m2/dd1-4,d17-20;放疗处方剂量:DT45Gy/1.5Gy×bid/3w;放疗后第42天手术。中位随访时间为8.2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单纯手术组比术前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7.6movs16.9mo,3ys-OS:16%vs30%,(P=0.15)。本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发现中位生存期从1年增加到2.2年,增加幅度较大,至少80%。所以,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爱尔兰研究相反,对于潜在可切除的食管癌术前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未观察到生存期的统计学差异。TROGTrial跨塔斯曼放射肿瘤组织(TROG)在年也在《LancetOncology》发布了手术对比术前同步放化疗的III临床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观察短疗程的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否能够提高可切除食管癌的疗效。例T1-3N0-1M0的食管癌被平均分类到手术组和术前放化疗组。放化疗组治疗方案为:DT35Gy/15f/3w;同步化疗DDP80mg/m2d1,5-Fumg/m2/dd1-4。两组的PFS和mOS均为观察到显著差异,mOS为22.2movs19.3mo(P=0.57)。术前同步化疗组比单纯手术组有更高的CR率(80%vs59%,P=0.0),更低的淋巴结阳性率(43%vs67%,P=0.)。所以,TROG的研究与Michigan的研究相似,未能证明术前CCRT+手术治疗模式的获益。CALGBTepper等8年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发布的研究给出了与TROG不一样的结论。CALGB将T1-3Nx可切除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26例)和CCRT+手术组(30例),放化疗后4周内手术。放化疗方案:ChT:DDPmg/m2+5-Fumg/m2/dd1-4;RT:DT50.4Gy/1.8Gy/5.6w。年10月至年3月间,最终有56例患者数据纳入统计。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两组中位生存期为1.79vs4.48年(P=0.),5ys-OS为16%(95%CI,21-57%)vs39%(95%CI,21-57%)。本试验的结果显示食管癌使用CCRT+手术的治疗模式可获得长期生存优势,支持将该模式作为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FFCD年同样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上的报告,由Mariette等完成III期临床研究FFCD比较了两种治疗方式在I-II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研究主要终点是OS。次要终点为PFS、术后复发率、住院死亡率、R0切除率和预后因素的确定。从年6月到9年6月,30个中心的例被随机分配到手术组(97例)和NCRT组(98例)。CRT方案:RT:DT45Gy/25f/5w;ChT:5-Fumg/m2d1-4,DDP75mg/m2d1,q4w×2。中位随访时间为93.6个月,I期病例占19.0%,IIA53.3%,IIB27.7%。CRT组与S组相比,R0切除率为93.8%vs92.1%(P=0.),3y-OS为47.5%vs53.0%(HR=0.99;95%CI,0.69-1.40)。术后死亡率为11.1%vs3.4%(P=0.)。因为对主要终点的中期分析显示,两组都未显示优势(HR=1.09;95%CI,0.75-1.59;P=0.66),试验预期无效而停止。FFCD研究最终认为与单纯手术相比,NCRT不但不能提高R0切除率或生存率,而且还增加了早期食管癌的术后死亡率。CROSS年Hagen等《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发布了著名的CROSS研究。正是因为新辅助放化疗在食管癌或食管胃交界癌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希望通过一项大型的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研究来求证。该研究入组的还是可切除的食管癌,放化疗方案:RT:DT41.4Gy/23f;ChT:CBPAUC=2,PTX50mg/m2,qw×5。年3月至8年12月间共例患者加入该研究,其中CCRT+手术组例,单纯手术组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5.4个月。手术完全切除率(R0)为92%vs69%(P=0.),mOS为49.4movs24.0mo。CCRT+手术组pCR率为29%,两组术后并发症相似,住院死亡率为4%。两组间总生存显示出明显差异(HR=0.;95%CI,0.-0.;P=0.)。CROSSUpdate时隔2年该研究数据更新又在《LancetOncology》上发表:CCRT+手术组与单独手术组mOS为48.6mvs24m;鳞癌为81.6movs26.7mo(HR=0.48;95%CI,0.28-0.83;P=0.);腺癌为43.2movs27.1mo(HR=0.73;95%CI,0.55-0.98;P=0.)。长期随访结果,CROSS研究最终证实了新辅助放化疗对可切除的食管癌或食管胃交界癌患者可提高总生存。NEOCRTEC年医院的Yang等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上更大样本量的NEOCRTEC研究发表。在中国食管癌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全球的50%。中国的食管鳞癌占90%以上,单纯手术后局部进展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仅25%。上述一些研究显示,食管癌可能从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中获益,但这些研究数据主要来自西方国家,而且这些研究多数纳入食管鳞癌的患者不超过80例,更多的则是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所以,该研究针对东亚地区高发的食管鳞癌进行了一项关于NCRT联合手术对比单独手术的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该试验于7年6月至年12月收集了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cT1-4N1M0/T4N0M0),NCRT组例,手术组例。化疗方案:NVB25mg/m2d1-8;DDP75mg/m2d1,或,25mg/m2d1-4;q3w×2。放疗处方剂量:DT40Gy/20f。试验结果显示NCRT组pCR率43.2%,并获得更高的R0切除(98.4%vs91.2%;P=0.),mOS为.1movs66.5mo(HR=0.71;95%CI,0.53-0.96;P=0.25),PFS为.1movs66.5mo(HR=0.71;95%CI,0.43-0.78;P=0.),3y-OS为69.1vs58.9%。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似。本试验表明,NCRT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ESCC较单纯手术能提高生存率,不良事件可接受且可控。对于东亚国家高发的食管鳞癌该治疗模式可能是较好选择。06同步放化疗+手术vs同步放化疗CURE研究及一些非对照研究表明,放化疗与食管癌手术疗效相似。Bedenne等进行了FFCD试验,在对同步放化疗有反应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比较单独放化疗与放化疗后接受手术的疗效。FFCD研究7年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入组的患者均为cT3N0-1M0的可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化疗方案:CCRT;随机分组前:5-Fumg/m2/dciv,DDP15mg/m2/d1h-iv,d1-5,q3w;随机分组后: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再继续给予3周期。放疗方案:2D-RT,margin近端外扩3cm、远端外扩2cm,放疗技术分为常规放疗和分段超分割放疗;随机分组前:常规放疗:46Gy/2Gy/4.5w,分段超分割放疗:30Gy/3Gy/10f,d1-5,d22-26;随机分组后:常规和分段放疗组分别将剂量推至66Gy或45Gy。(如下图)。研究共收集例患者,最终有例患者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其中例鳞癌(88.8%)、腺癌29例(11.2%)。CCRT+手术对比单纯CCRT,2ys-OS为34%vs40%(P=0.90),mOS为17.7mvs19.3m,2ys-LC为66.4%vs57.0%,3月死亡率为9.3%vs0.8%(P=0.),累计住院日为68dvs52d(P=0.02),需要植入食道支架的手术组比例较少(5%vs32%,P=0.)。CochraneMeta年Cochrane发布了一项关于同步放化疗+手术与单纯放化疗治疗局限性食管癌的Meta分析。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高质量的证据表明,CCRT加食管癌切除术对总生存的影响不大(HR=0.99;95%CI0.79-1.24;P=0.92)。中等质量证据表明,增加食管切除术可能改善局部复发风险(HR=0.55;95%CI0.39-0.76;P=0.0)。低等级质量证据表明,加食管切除术后可能增加治疗相关死亡率的风险(RR=5.11;95%CI1.74-15.02;P=0.)。※CRT+手术vsCCRT的总生存率※CRT+手术vsCCRT的无局部复发率※CRT+手术vsCCRT的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基于以上研究,对于局部晚期胸段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后增加手术与继续放化疗相比没有任何益处。07诱导化疗+手术vs手术对于术前诱导化疗的研究也是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关于术前诱导化疗的主要研究共3项,而只有一项研究获得了阳性结果。RTOG年Kelsen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发布了RTOG的研究结果。该研究为一项随机试验,对局部和可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化疗+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的比较。化疗方案:DDPmg/m2d1;5-Fumg/m2d1-5;q4w;术后2-4周手术;术后再给予同样方案化疗2周期。自年8月至年12月期间有来自个医学中心的例患者注册进入研究。其中例接受化疗,例有完整的随访信息;例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例符合研究预设的条件。试验组71%的患者完成了完成了所以3周期的诱导化疗,83%的患者完成了至少2周期化疗,仅52%的患者完成了至少1周期辅助化疗,38%完成了2周期辅助化疗。试验使用食道钡造影评估化疗反应,cCR7%,cPR12%,pCR2.5%(5/,并至少1周期化疗)。研究结论:59%单纯手术患者和63%诱导化疗+手术患者获得了R0切除(P=0.)。7年RTOG又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公布了长期随访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8.8年。两组OS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术后3ys-OS:39%(R0),12%(R1),4%(R2),(P0.0)。最终结论,局限性食管癌无论术前是否进行化疗,只有R0切除才能获得长期生存。即使是镜下的切缘阳性(R1)也是高危因素之一,R1切除后,术后放化疗为一小部分患者提供了长期无病生存的可能性。所以,该研究没有观察到诱导化疗在可切除食管癌中的价值。ItalianTrial1年《Cancer》上发表一项来自意大利关于可切除食管鳞癌术前诱导化疗的研究。研究方案:DDPmg/m2d1;5-Fumg/m2d1-5;q3w×2-3;化疗后3-4周手术。2周期化疗重新评估,化疗有反应者继续完成第3周期化疗,无反应或进展者则接受手术。至年间,诱导化疗组和手术组各分配47例患者,手术完整切除率为78.7%vs74.4%,治疗相关死亡率两组均为4.2%,术前诱导化疗的反应率为40%,其中6例(12.8%)为pCR,但两组OS无差异(5ys-OS:34%vs22%,P=0.55)。※所有可评估患者基于意向治疗分析的总生存期3ys-OS和5ys-OS,化疗有反应者为74%和60%,化疗无反应者为24%和12%(P=0.0),单纯手术组R0切除的为46%和26%(P=0.01)。获得pCR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两组术后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研究结论:可切除食管鳞癌经诱导化疗后再手术未改善总生存,但接受术前化疗且病理完全缓解的,其长期生存率有显著提高。所以,食管癌如何在治疗前认定一部分化疗有效的患者显得至关重要,可能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MRCOEO2次年《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上又发表了MRC(医学研究理事会食管癌工作组)的OEO2研究结果,也是唯一关于食管癌术前诱导化疗OS获得阳性结果的随机临床研究。例食管鳞癌、腺癌、未分化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诱导化疗+手术组()和单独手术组()。试验允许在不考虑随机化的情况看下可以选择给所有患者术前放疗。研究方案:DDP80mg/m2d1;5-Fumg/m2/dd1-4;q3w;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3-5周手术。诱导化疗+手术组比较单纯手术统计结果:R0切除(60%)vs(54%)(P0.0);术后并发症(41%)vs(42%);2ys-OS为43%vs34%(HR=0.79;95%CI0.67-0.93;P=0.);中位生存16.8movs13.3mo。※手术细节※总生存※无进展生存※随机亚组分析试验发现,可切除的食管癌给予术前2周期PF方案化疗可以提高生存,且不会增加严重的并发症。OEO2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统计结果9年发布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中位随访时间6年。5ys-OS为23.0%vs17.1%(HR=0.84;95%CI0.72-0.98;P=0.03)。R2或未切除率为14.3%vs26.4%。切缘相关3ys-OS为:R.4%,R.0%,andR28.6%。所以,OEO2最终结论认为诱导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推荐作为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综合食管癌诱导化疗+手术治疗模式的三个临床试验,仅OEO2得出来阳性结果,且该试验的研究对象主要为腺癌和未分化癌,笔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应谨慎选择。08诱导化疗+手术+辅助化疗vs手术我们讨论胃癌的治疗时总会不厌其烦的提到大名鼎鼎的MAGIC,也正是因为该研究的夹心面包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胃癌的总生存而被NCCN指南作为胃癌治疗的I类推荐。其实,MAGIC研究病例中也包括了胃食管结合部癌及低位食管癌。所以,我们在讨论夹心面包治疗模式在食管癌的应用时,重新审视一下这一经典的临床研究。MAGIC研究年发表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随机分配化疗联合手术组(例)和单独手术组(例)。化疗方案为:EPI50mg/m2d1;DDP60mg/m2d1;5-Fumg/m2civd1-21。中位随访时间4年。研究结果: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独手术5ys-OS为36%vs23%(死亡风险比,0.75;95%CI0.60-0.93;P=0.);5ys-PFS(进展风险比,0.66;95%CI0.53-0.81;P0.)。两组治疗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0天死亡率相似,但在联合化疗组发现切除的肿瘤较小以及更少进展。MAGIC证明了可切除的胃癌或低位食管腺癌,ECF方案术前诱导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缩小了肿瘤尺寸和降低了肿瘤分期,显著的改善了PFS和OS。与OEO2类似,该研究中只是包括了部分食管腺癌,对于胃食管结合部的腺癌为可选择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大多数食管癌则无数据证明其有效。09诱导化疗+手术vs同步化疗+手术新辅助治疗可改善食道癌切除术治疗食道癌后的长期存活率,但新辅助化疗(nCT)和新辅助放化疗(nCRT)哪种模式更好尚无有说服力的证据。年来自瑞典和挪威的研究者在线发表在《AnnalsOncology》上一项随机研究探讨了食管癌的这两种治疗模式。例食管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nCT和nCRT组。诱导化疗方案:DDPmg/m2d1;5-Fumg/m2/24hd1-5;q3w×3。同步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同诱导治疗,2-3周期;DT40Gy/20f。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pCR,nCT与nCRT分别为9%vs28%(P=0.);淋巴结转移62%vs35%(P=0.);R0切除率74%vs87%(P=0.04);3ys-OS为49%vs47%(P=0.77)。虽然nCRT组的并发症似乎更严重,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频率上无差异。※亚组分析※化疗相关并发症、严重不良反应及术后结果研究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可获得较高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较高的R0切除率和较低的淋巴结转移率,但对总生存无明显影响。10化疗+CCRT+手术vs化疗+CCRT同步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手术的治疗模式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已被广泛的接受,然而同步放化疗加手术的价值却是未知的。Stahl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项III期临床研究,研究年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旨在观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IC+CCRT)后加入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生存的影响。研究对象全部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随机将例患者分为IC+CCRT+手术组和IC+CCRT组,两组放疗剂量分别给予40Gy与至少65Gy。中位随访时间6年。※试验随机分组及研究方法诱导化疗方案(FLEP):5-Fumg/m2;LVmg/m2;VP-16mg/m2;DDP30mg/m2;d1-3;q3w。同步化疗方案(EP):DDP50mg/m2d2,8;VP-mg/m2d3-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2ys-OS无差异39.5%vs35.4%(P=0.05);2ys-PFS为64.3%vs40.7%(P=0.03);治疗相关死亡率12.8vs3.5%(P=0.03)。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对诱导化疗的反应是总生存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HR=0.30;95%CI,0.19-0.47;P=0.0)。试验结论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增加手术可以改善局部控制率,但没有增加总体生存率。同时肿瘤对诱导化疗的应答提示一个良好的预后。小结参考文献:文献较多,滑动显示
[1]Roussel,etal.Controlledclinicaltrial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inoperableesophagealcarcinoma:AstudyoftheEORTCgastrointestinaltractcancercooperativegroup.RecentResultsCancerResearch;,21-9.
[2]SunX,etal.Randomizedclinicalstudyofsurgeryversusradiotherapyaloneinthetreatmentofresectableesophagealcancerinthechest.ChinJOncol;28:-7.[3]PhilipW.Y.Chiu,etal.Multicenterprospectiverandomizedtrial